长乐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浅析秦汉都城中,宫城周围城邑武库等军
TUhjnbcbe - 2023/8/4 19:28:00

刘秀下令废除地方各郡国的地方兵后,为了维护地方的社会秩序的稳定,所以又要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动乱出现,其中设置屯驻营兵是重要的方式之一。对于内郡而言,东汉一代设置最重要的屯驻营兵有三:黎阳营、雍营、长安营。

黎阳营驻地在浚县一带,距离洛阳城最近,军事拱卫意图明显。黎阳故城西汉时置,遗址在河道村以东区域,目前考古勘探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东汉应劭曰:“黎山在其南,河水经其东”;《水经注》载:“城凭山为基,东阻河”,见之位置之重要。《汉宫仪》载:“中兴以幽、冀、并州并平定天下,故于黎阳立营,兵锋为天下冠。”《续汉书百官志一》刘昭注引应劭《汉官》:“世祖以幽、并州兵骑定天下,故于黎阳立营,以谒者监之,兵骑千人,复除甚重。”

据此可知,黎阳军为东汉王朝的精锐部队,以谒者监察黎阳营,但统辖官并无记载。黎阳故城濒临黄河重要渡口黎阳津,与对岸的白马津隔河相对,曹操与袁绍曾在此展开大战。浚县一带地处东、西、南、北交通要道,在此处设置军营,对外能方便征调北边,以用以对抗匈奴、乌桓;对内则遏控南北、东西交通,威慑江淮、河北异己势力,一旦洛阳有事则利于迅速救急。隋时,在浚县一带设有黎阳仓,用来充实京师仓廩,防备水旱灾荒。大业九年(年),杨玄感见天下大乱已起,入黎阳城,与李密谋划反隋,但在引兵东向洛阳时失败。大业十三年(年),李密派徐世勣攻破黎阳仓,开仓济民,声威大振。

雍营驻在地在今雍城一带,长安营则驻扎在长安,《后汉书安帝纪》:“(延平四年二月)乙丑,初置长安、雍二营都尉官。”

雍营、长安营在三辅地区,虽然距离洛阳较远,但笔者认为它们对洛阳城防御体系发挥着间接性的重大作用。三辅地区作为东汉王朝重要的行政区,在防范西北少数民族骚乱、进攻发挥着重要作用。东汉时,西羌数度造反,甚至一度攻入三辅地区。三辅与洛阳城仅间隔豫西通道,若三辅丢失,则洛阳城必然会受到威胁,所以保护三辅,实际上就是在间接性的拱卫洛阳城。《后汉书》卷五《安帝纪》注引《汉官仪》曰:“京兆虎牙、扶风都尉以凉州近羌,数犯三辅,将兵卫护园陵。”据此可知,虎牙营、雍营设置的直接目的就是要维持三辅社会的稳定。

另外,根据张鹤泉先生的研究,东汉国家应该还有其他的营兵的设置。或许有些营兵还可能就在洛阳盆地中,但只不过是揣测,这些屯营驻兵可能规模较小,不足千人,故史书未对之明确记载。

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相关问题

秦汉都城防御体系涉及内容广阔。宫城、都城周围城邑、武库对都城防御体系的运转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宫城是中枢核心之所在,都城周围城邑能够形成有效拱卫,武库能够提供兵器,三者缺一不可。霸上、棘门、细柳是汉长安城周边三处战略要地,因之得失与都城命运攸关,所以在战时会大军云集,军事防御地位很高。汉武帝时,将函谷关迁移至新安,之后又进行了一系列的举措,背后用意其实颇为深远。渭桥和漕运都会对交通产生重要影响,进而为促进长安城防御体系的完善起到一定作用。洛阳城城垣建筑虽然沿袭前代,但在设计上可以明显看出在军事防御方面有着比较周全的考虑。

宫城、周围城邑、武库的防御问题

从军事角度而言,宫城、都城周围城邑、武库作为重要的设施,在秦汉都城防御体系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此三者的出现、发展都经历过一个漫长的过程,至秦汉时,面对着新的形势,各自的军事防御用途、内涵等亦不相同。

宫城

都城的核心是宫城,宫城的稳定直接关系到都城的稳定。刘庆柱先生指出:“秦汉以降,宫则专指帝王使用的宫殿等建筑群,但也有宗庙、寺院、道观等称宫的。宫以围墙围之称宫城,宫城应是为王室、皇室的宫庙或宫殿等代表国家权利(力)的建筑群所修成的城,用以加强宫庙的安全保卫。”在秦汉都城城区内,宫城的面积都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例如,汉长安城宫城占据全城的五分之一;东汉洛阳城的宫城占据全城的三分之一;秦都咸阳虽目前尚未得知,但城区内有大量的宫殿,其比例应该也是比较高的。

由于宫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城邑,但又因其在都城城区范围内,所以营建一般是先以宫城为主,然后再是修建外郭城。例如,汉长安城就是在秦兴乐宫的基础上修建的,当宫城基本建成之后才开始修建外郭城墙。因宫城营建在前,城墙营建在后,所以城墙的走向往往会受到宫城的影响。未央宫、长乐宫由于二者不在一条水平线上,不可避免的使它外面的一段城墙受之影响,最后呈曲折状。

宫城是都城的政治中枢之所,影响王朝的重大决议一般都在此进行,容不得丝毫马虎,故而对其安全防卫的考虑应该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从考古发掘、史料中可见,无论是秦咸阳、汉长安城还是东汉洛阳城,宫城除了有相对完善的防御设施、重兵把守之外,选址一般都是在城区地势较高的地方。居高建城虽然会使统治者有“君临天下”的威仪感,但从军事上分析,能够起到遏控全城的作用。

咸阳宫建立在渭北地势高亢的咸阳原上,在此建立宫城相当于占据全城的制高点;咸阳渭南新区的几处宫殿也建立在较高的地势上,例如,兴乐宫、章台、阿房宫等等,可以有效保护统治者的安全。汉长安城内的宫城主要建立在龙首原上,诸如未央宫、长乐宫等,特别是未央宫的地势最高,这是其成为皇宫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皇四年(23年)十月一日凌晨,绿林军攻破宣平门,至傍晚,控制了全城,唯有未央宫除外。王莽残部依托未央宫进行激烈抵抗,直至三日才被歼灭,这与未央宫优越的军事防御条件密不可分。洛阳城的南宫、北宫相对附近而言,在地势上也占据一定优势。为了进一步强化防御效果,一些重要的宫殿则是直接建在人工制造的高台之上,例如,阿房宫的前殿基址至今最大高度12米、未央宫前殿遗址北部最高处距今15米等,体现了统治者对自身安危的把控。

从秦到东汉,都城城区内的宫城布局还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就是由相对的分散状态到逐渐走向集中,以至于最后形成南、北宫对峙的格局。这种现象非常值得注意。在咸阳渭河南相家港出土“南宫郎丞”、“北宫”、“北宫工丞”、“北宫私丞”等,秦代封泥多枚,当与咸阳的北宫、南宫有关。刘庆柱先生认为,北宫当为咸阳宫,南宫或为咸阳渭河以南诸多宫殿的总称。咸阳城区南宫、北宫之称是地理位置上的泛称,城内实际存在多“宫”。

汉长安城除了未央宫、长乐宫外,还有桂宫、明光宫、北宫等。洛阳城的南、北宫早已有之,东汉建立后对其进行修缮,皇帝时以南宫,时以北宫为居所。从《后汉书》中可以看出,东汉中后期以来,围绕南宫、北宫,皇帝、皇后的政治活动比较频繁,所以周长山先生认为南、北宫地位“难以分出主次”是有道理的。

通过分析史料可以发现,东汉中晚期以来,太后似长住南宫,皇帝则多在北宫,这背后无不是与宦官与外戚权力争夺越演越烈有莫大关系。外戚集团以太后居住的南宫为临时根据地,来把持朝政;皇帝、宦官势力则以北宫为根据地给予反制。在南、北宫内都建有大量的阁楼式复道,且两宫之间有复道直接相连,控制和切断复道是进行斗争的重要措施。

从史料记载来看,秦汉都城城区内的各个宫城、宫殿,功能属性并不是完全一样,有的专门是皇帝居住,有的专门是太子居住,有的专门是太后居住,有的专门是嫔妃居住等。各方势力互相提防,所以宫城的防御设施较为完善,而且还有重兵把守,这就是为何秦汉都城内存在多宫城布局的重要原因之一。到了曹魏邺城、北魏洛阳城时,都城内单一宫城制开始出现,唐代以后多宫制基本不复存在,这是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皇帝专制下的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的体现。

都城周围的城邑

在秦汉都城防御体系中,都城周围城邑对于阻拦敌人进攻发挥很大的作用,如果说都城防御体系是一张巨大无比的网络,都城是这个网络的中心,道路交通为连线,那么都城周围的城邑则是网络上的节点,扼守着通往都城的道路。

城邑的地理环境

从考古发现来看,秦汉都城防御体系中的城邑平面形状以方形居多,但并非是完全中规中矩的方形,这是因为受到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对于面积较大的城址,人们在营建过程中,不得不屈从于山川、丘陵、洼地、河流、池沼、湖泊等地理条件的限制。从军事防御上来讲,城邑附近的山川、河流、湖泊乃至沟壑、峭壁等能够在面对敌人进攻时发挥阻隔作用,构成天然的防御线。《孙子地形篇》曰:“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说的就是军事防御需要利用地形地势。例如,夏阳故城背山面水,塬头突出,塬面西、北高而东南低,居水陆交通之要道。地理形势非常有利,战能攻,退能守。商邑城址的南、北、西三面是依托险峻地势达到防御目的。秦雍城的四周条条河流环绕,形成以水御敌的防御格局等等。

除了地形地势之外,交通也是影响都城周围城邑防御的重要因素,在一些通往都城主干道上的城邑一般都具有非常高的军事价值,例如,宁秦、武城、郑县、蓝田等之于秦都咸阳;新丰、高陵、雍县、渭北陵邑等之于汉长安城;宜阳、宛城、河阳、睢阳等之于东汉洛阳城。这些城邑因地处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的交通要冲,若是在战争中被敌军占领,就等同某一方向的交通路线受之钳制,将会影响到后续一系列的抗御作战,甚至有时会使都城陷入不利的境遇,很有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失败。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析秦汉都城中,宫城周围城邑武库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