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地理条件影响古代城市选址以长安古城为
TUhjnbcbe - 2023/5/11 20:45:00
寻常型白癜风 http://m.39.net/news/a_5238731.html

“秦中自古帝王州”,关中平原自西周至隋唐,一直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先后有十个王朝和独立政权在平原中部的长安地区建都,历时一千多年,纵观历史,在长安地区建都的朝代之多年限之长,且都处于封建社会的强盛时期,其中必然有些特定原因。由此看来,长安地区之所以被这些王朝选来建都,除了别的个别特色因素外,地理条件的优越性显然是重要原因,宏观上关中平原占据着有利的地理形势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微观上平原上具有地形差异变化,各种资源丰富。

从宏观角度来说,西汉与唐王朝政权建立的政治和军事形势都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即制内与御外。对内要求能够有效并快速的压制山东和其他地区一些潜在的威胁,对外要求能够有力的抵御和反击西北的少数民族的入侵,维护政权的完整。于是关中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被发掘出来,这里山河险固,拥有天然的防御系统,有利于军事上的攻守,同时关中平原一片富饶之地,经济发达水陆交通便利。因此无论是政事、军事、经济各个方面来说,长安都有巨大的优势,娄敬、张良、汉高祖、唐太宗等一批明君贤臣都认识到了长安的重要性,建都于此,因而成功地完成了统一华夏,建立强大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历史任务。关中自古被称为“天地之隩区”,关系天下之安危者,其原因皆在于此。既是风云际会所使然,亦是地势形胜所造成,二者相结合,方使之成为一时建都之极选。

从微观的角度来说,西安地区的地理特征非常符合营建都城的各种条件。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山环水绕,利于防守

国都是帝王所居,百官衙署聚集的国家中枢地区,安全稳固必定是首先要考虑的间题。西安地区位于八百里秦川中央的西安小平原之上,四周有山水环绕。南面是终南山,秦岭山脉最北的一支,山势雄伟,是长安城南部的屏障:东面是骊山,终南山的支脉,终南山、骊山与华山联合起来,犹如一只伸出的手臂,拱卫着西安小平原的东侧。最终南北山脉延续交错,形成萧关、散关、函谷关、潼关保卫长安的四个关口。在渭河北岸的小平原上从秦岭流出的河流密集环绕,径、渭、谲、交、沣、涝、浐、灞众河流环绕在长安城周围,同时这些河流把秦岭北麓的冲击平原切割成众多大小不一起伏不平的原地。

在宏观的地理优势之下,西安小平原上的河流、台原在长安城外又形成了一道军事防线,台原上又人工筑起多个军事防御点,驻扎官兵,将长安城保护的“固若金汤”。西安小平原的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有具有利于防守的地形条件优势,再也找不出第:二地方,所以建都长安是必定之选。

原野开阔,可建大城

西安小平原是关中平原地势最为开阔的地方。以秦岭和渭河夹击的冲击平原来看,临潼以东或周至以西,土地被河水切割呈现破碎化,南北长不超过三十里,唯独独西安小平原长达百里,因而为都城的建设提供了理想的空间和场地。长安城建都时间历时千年,城址从渭河北岸扩建到渭河南岸,再到龙首原之上,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逐渐丰富,良好的地形条件为都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满足了帝王们建立宏伟都城的愿望,这就是历代王朝都建都与长安的重要原因。

八川分流,水源丰沛

渭河和径河从西安小平原上北部流过,发源于秦岭山脉中的几条渭河支流,灞、沪、沣、涝、滴、交等也都集中交汇在西安小平原上。司马相如《上林赋》中说到“终始灞,浐,出入泾渭,酆镐潦潏,纡余逶迤,经营乎其内,荡荡兮八川分流”,据顾祖禹引注释者的话说:“长安之地,潏滈经其南,泾渭绕其后,灞浐界其左,沣涝合其右,此八川者,盖灌输所资也。”八川环绕长安四周,对于城市来说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满足城内的生活用水和园林用水,为供物资运输的便利,提高城市周围的防御功能,还能灌溉农田,保证城市供给。

古代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水资源相当丰沛,秦时期就建设了众多的水利工程,最著名的就是郑国渠,汉唐之后一直都在发展关中的水利设施建设,在关中平原之上形成了发达的水利灌溉系统。汉谚所唱“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亿万之口虽然有些夸张,但这些水利灌溉设施确实推动了关中地区、甚至关东地区的农业生产,为都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隋、唐历代都很重视都城的水运交通,汉张良所说“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汉代开凿与渭河平行的漕渠,大大缩短了潼关到长安的水陆运输时间。加之隋运河的开通,使得长安东的地位更为巩固。汉唐长安城内外人口均十分繁密,据研究,西汉鼎盛时期长安城内的人口达到五十万以上,唐朝盛世是长安城内人口已经接近百万。城内居住人口如此之多,在当时完全可以称之为大都市,每天都有巨大的城市需水量,由于长安周围有八水环绕,水源充沛,通过修剪渠道,将水引入城中,足以满足皇家百官和民众的生活用足,还有富足水量进行园林美化。

原隰相间,便于建都

西安小平原虽然原野开阔具有平原地形特征,但是局部还是有微地形变化,原隰相间,起伏有致。原就是指被河流切割的平原高地,长安城东有龙首原、铜人原,长安就坐落在龙首原之上,长安南部有乐游原、凤栖原、鸿固原、少陵原等总过原将长安环绕。而隰就是指原与原之间形成低洼的沟洼湿地。原隰相间这种高低起伏有致又富于变化的地形特征,为都城建筑物布局和空间塑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加以利用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原地地势高爽,原面平坦宽阔,是建设皇宫,政府衙署等建筑群的理想之地。汉长安城和隋唐长安城都选址与龙首原之上,汉时将其重要的宫殿未央宫、长乐宫等宫殿就建在全城地势最高的地方。隋唐时都城内有六条高坡,于是宫城以及都城内具有重要作用的建筑都布设在六条高坡之上。这样的布置方式显然不是偶然现象,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既可彰显皇家的威严,又有利于皇宫的安全,免于洪水和内涝的威胁。

至于隰地可以也被充分的利用,一般的地方安排平民居住,地形高差差异较大的凹陷,可充分利用,将其改造挖深再注入水流形成湖泊池沼,成为点缀城市的一道风景,并为人们提供游玩的去处。长安城内的众多池沼都是依据地形的特点进行修建的,如汉长安城西南的昆明池、未央宫的沧池、建章宫的太液池,唐长安城东南的曲江池、大明宫的太液池、兴庆宫的龙池(兴庆池)等。

山川秀丽,可供游乐

西安小平原山川秀丽,景观资源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帝王们田野狩猎的需求,秦代时就有上林苑,汉代,隋唐更是延续了这一传统,上林苑面积巨大,内部种植奇异花卉植物,有纯粹的自然景观,还有人工的园林景观,甚是丰富,更圈养奇珍异兽,供皇室狩猎取乐。骊山脚下有天然温泉,山上景色优美,秦代是在这里建设离宫,汉代加以利用,到了唐代修建为华清宫,专门为皇室服务。

总结

正是由于西安小平原位于八百里秦川的中央,兼具山环水绕、原野开阔、水源充沛、交通方便、山川秀丽、景色宜人等地理特点,集合众多的自然优越性于一身,完全能够支撑都城的各项发展需求,所以当汉、唐统治者都定都于此,凭借着长安有利的地理形势和优越的地理条件,建成了宏伟壮观的汉长安城与隋唐长安城,也成就了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1
查看完整版本: 地理条件影响古代城市选址以长安古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