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昌黎老照片昌黎地秧歌一
TUhjnbcbe - 2021/5/30 19:05:00
浙江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代表昌黎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艺术,首推地秧歌,为全县境域内民间普遍开展的一种自演自娱的艺术活动。产生于辽、金时代。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经不断承传、创造。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地摊逐步向舞台升华,演进成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艺术类之首。昌黎地秧歌从产生、演变到发展,由于受社会制度、战争和移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角色、结构和服饰上不断演变。起初,由于受封建礼教的桎梏,各行当角色均由男性扮演。至元代,因蒙古族女性比较开放,因而出现了女性扮演“妞”、“”等角色;秧歌队伍中始有戴“缨子帽”的“丑”角。继而,在秧歌队伍中,以耍“少林棍”打场开道;《秧歌调》中揉有《凤阳歌》的韵律,这与山东、河南等省迁入的移民有直接关系。地秧歌中“丑”角的晃肩、甩帽,带有明显的蒙古族舞蹈特点。“踩寸子”的“妞”角,则是受满族服饰的影响。晚清县内人王作云首创“秧歌演戏”,而后,以聂国和、宋阴村等为代表的第二代秧歌艺人又创造了出子秧歌;民国年间,以周国宝、周国珍、卢凤春和张谦等为代表的第三代秧歌艺人又把地秧歌推向一个高峰。

从活动形式上,昌黎地秧歌分为排街秧歌和场子秧歌。地秧歌的角色分为“妞”(即戏曲中的“旦”)、“丑”(即戏曲中的“丑”)、“公子”(即戏曲中的“小生”)和“”(即戏曲中的“彩旦”或“老旦”)。主要代表节目有《跑驴》、《扑蝶》、《锔缸》、《拾玉镯》、《货郎担》、《摸杆》、《白蛇传》、《半夜鸡叫》、《智过敌哨卡》和《卖花扇》等。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昌黎地秧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每逢重大节日和喜庆日,秧歌艺人携同吹奏乐队前往冀东地区、东三省巡回演出。参加省、中央的民间艺术汇报演出。年,地秧歌《跑驴》参加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办的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演出(周国宝、周国珍和张谦传授,中央歌舞团演员演出),荣获银质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群众文化工作者张凤昌写出论文《昌黎地秧歌初探》,发表于河北省《群众文化》刊物。年,其与王来雨、王世杰分别获河北省群众文化学会优秀论文等级奖。年,昌黎县秧歌艺人参加秦皇岛亚运会帆船赛区开幕式,国际友人为地秧歌表演鼓掌叫绝,并情不自禁地入场同舞。年,参加北京“龙潭杯”花会大赛,获“优胜奖”。年9月10日至15日,昌黎地秧歌表演团代表河北省参加沈阳国际民间艺术节。由全县百余支业余秧歌队中的精英组成。以舞蹈家卢凤春为代表的老艺人,技艺细腻、幽默;中青年表演,活泼、健美;娃娃表演,天真、俏皮。伴奏欢快、悦耳,给人以美的享受。获最高奖“金玫瑰奖”和编导一等奖。年,参加全国中老年健身舞大赛,获最高奖“兰花奖”。年,参加吴桥国际杂技节开幕式,获“表演优胜奖”。年,代表河北省参加文化部在浙江省金华举办的全国第六届“群星奖”民间舞蹈大赛,获国家级“铜质奖”。同年,昌黎县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艺术(地秧歌)之乡”。截至年底,全县个行政村,有90%以上的村组合成百余支秧歌队,开展夜文化活动。带动城乡上下男女老少把地秧歌作为“晨练”、“消夜”和“健身”的活动内容。地秧歌艺人主要代表人物有周国宝、周国珍和张谦等。

年,昌黎县地秧歌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周贺华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昌黎地秧歌传承人,常伟被评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昌黎地秧歌传承人。年,昌黎地秧歌被列入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6月,昌黎地秧歌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年6月,昌黎地秧歌被评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年,昌黎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年,获全国中老年健身舞蹈汇演兰花奖

年,获中国沈阳国际秧歌节最高奖“金玫瑰奖”

欢迎继续

1
查看完整版本: 昌黎老照片昌黎地秧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