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的边缘
另外,这里还有一个疑问,台基的退台(即台面)上是否会有相应的建筑?根据杨鸿勋先生在《宫殿考古通论》中的复原设想图可知,杨先生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是肯定的。阿房宫前殿遗址台基形成三层退台,局部为两层,在对秦统一前后各时期宫殿建筑研究中,宫殿建筑大多为高台建筑,建筑建在高高的夯土台基上,台基形成层层退台,退台上有围廊,加之台基上建筑,从整个建筑看,便形成宏伟高大的建筑形象,同时,围廊对夯土台基也起到保护作用。另根据现存遗址退台的尺寸,宽度与高度都已达到围以廊子的尺度,因此我们认为,前殿台基退台应有相应的围廊。但由于考古发掘中未在退台(台面)上发现建筑遗迹。因此,暂时仅复原夯土台基本身,但保留退台围廊的可育邑。
秦阿房宫在秦宫殿建筑发展史上无疑是巅峰之作,规模最大,形制最高,地位空前,也是秦的最后一个宫殿建筑。“宫殿”一词也始于秦始皇建阿房宫前殿,因此秦阿房宫在整个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对其历史背景,遗址概况,相关制度的研究基础上,归纳以下两点:
阿房宫遗址范围内,众多宫殿遗址,如“烽火台”、“上天台”、“磁石门”,都与阿房宫相近,有的位于阿房宫与咸阳宫之间。考古确认阿房宫前殿遗址,同时也认为这些遗址与前殿遗址没有关系,关于这这基址说法不一。考古结论有合理的地方一一他们都并非前殿遗址,同时也有不合理的地方一一对前殿遗址与周边遗址之间的关系值得质疑,秦始皇对阿房宫的规划蓝图,遍及整个咸阳城,并继承“丰镐”之间新旧城的关系,在咸阳故城的基础上扩建,新建,又借山水,依天象,造宫城,天人合一,从而立“帝王之都”。秦在定都咸阳,对咸阳宫进行建设时,渭水之南就有宫室分布,这么多遗址,同属秦汉时期,它们可能是咸阳故城遗留,经修缮扩建,可能作为阿房宫前殿之附属建筑,或是联系阿房宫与咸阳宫之建筑或雨道遗迹。因此更加深入的研究将有利于揭示整个阿房宫宫殿布局,阿房宫与咸阳宫之间的关系。
阿房宫前殿台基与墙垣遗留至今,在对原状深入剖析的基础上,进行台基与墙垣的复原,可为阿房宫前殿宫殿建筑研究提供必要的资料和依据。在台基与墙垣的复原过程中,提出了笔者的几点疑问,复原成果也显示阿房宫前殿地盘划分、院落布局之潜在的几处特点,在下一章的论述中将针对这些疑问及特点,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并结合王学理先生、杨鸿勋先生学者所作出的探索,提出自己大胆的设想。
秦阿房宫院落空间推测性研究
对秦汉时期的宫殿建筑研究很多书中会有提及,但不深入,具体到对阿房宫前殿宫殿建筑当代复原研究并不多,但在《宫殿考古通论》中,杨鸿勋先生曾绘制了一张对“前殿阿房”的复原设想图。正如他所说,其的依据就是那个时代前前后后建筑如何盖,最高级的建筑什么样子,根据其现在残留的遗迹,再通过对文献描述中的原状,将这些都放在一起经过综合研究提出的这个设想。但是,由于当时前殿遗址还没有深入发掘,考古资料不充分,所以杨先生只能是一个阶段性的初步设想。然而,杨鸿勋先生的研究为前殿宫研究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这里,我们暂时不能称之为复原图,先称之为推测、复原设想或者对前殿阿房的一中假设,待之后随着更多更真实可靠信息充入,我们对阿房宫前殿的研究会更加接近历史真实。
规模与尺寸
对古代建筑的研究中,我们得到的数据是以米为单位的实测数据,是现代的长度单位,我们必须将其折算成古人在设计时使用的长度单位,才能看清其数字之间的比例、模数关系和设计规律,才能有助于我们发现更多研究的线索。
无论从建筑单体还是建筑群布局角度,这种折算都有利于我们对其进行更准确深入的研究。张自烈撰《正字通》中记载,“度高深以初,度短长以寻,度地以步”可见,古代不同的建筑尺度运用不同的单位。建筑群组中包括若干建筑,它们性质、大小、等级不同,度量单位也不同。《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中记载,周代名堂制度,对长单位的说明中,“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涂度以轨”。丘光明先生《中国历代度量衡考》中列出历代各种尺长,表明,不同朝代,其单位与现代单位之间的折算关系也不尽相同。
用秦时单位度量台基
至秦时,使用度量单位为秦尺,按照秦尺与现代单位m之间的转换关系:1秦尺=0.m,1步=6秦尺,1初=7秦尺,对阿房宫前殿台基尺寸进行转换,傅熹年先生《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中所讲述了其必要性和具体案例与方法。
首先,在上文对台基复原的基础上,将现代单位m转换成秦尺,再将秦尺转化为步,即mxm,相当于尺(秦尺)x尺,步x步,使用秦时的尺寸度量台基的尺寸,确定宫殿规模。在转化过程中,因台基北缘中段特殊性,主要先确定其尺寸,尽可能与秦代尺寸结合的情况下,依次将台基北缘东段、西段,东缘、西缘,各部分尺寸规整为以“步”为单位,并确定北缘中段之轴线,作为主体建筑布局之轴线。
网格模数化
根据傅熹年先生对古代大量宫殿建筑的研究,古代设计木构建筑与建筑群布局是以一定的模数为基础进行的,而且他运用画网格的方法来研究大型宫殿的地盘和院落布置关系,例如他在研究紫禁城宫殿时在精确的实测总图上核验,发现建筑群组规模设计采用10,5,3丈三种方网格。
以一定尺度的适当的方网格作为基本模数、框架,把控院落内各建筑间的布局、位置关系,以及尺寸、尺度,这是建筑群布局中共同使用的方法。傅熹年先生为验证这一方法,做了大量验证实例,最大网格50丈x50丈,用来把控宫殿中特大建筑及建筑群布局,一般建筑则为10,5,3,2丈的方格,根据不同建筑群的规模而定,方网格可以说是建筑群布局中的面积模数。
因此,在长为步,宽为步的台基上,“以步度院,以尺度房”,将台基划分,建立10步x10步的网格系统,作为地盘和院落布置的基本网格,从而更好的研究地盘划分和院落关系。
制度研究
建筑布局不仅取决于建筑功能和环境,历朝历代流传形成的制度也决定着宫殿建筑的规制、结构形式、布局等等。早在商朝,宫室已初成规模,其建筑庄严,在中轴线上布置重要建筑,附属建筑位于左右,工整而对称。到周代《考工记·匠人营国》记录了“方九里,旁三门……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等宫城制度。另外周时“三朝五门”制度也在秦都雍城宫殿一一马家庄3号建筑遗址中被沿用,五进院落,中轴对称,“皋、库、难、应、路”五门,“外朝、治朝、燕朝”三朝。
《华夏意匠》中对也对宫殿制度做出了概括,历代宫殿建筑规划总结起来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在中轴线排列建筑物的“周制”,一种就是两宫分立的“秦制”或“汉制”。后汉张衡的《西京赋》中说汉宫乃“览秦制,跨周法”,即接受秦代经验,不收周法约束。汉高祖长乐宫在秦代离宫“兴乐宫”基础上建成,创出开国之君在前代离宫改建宫室的先例,其后就不少皇帝效仿,但其实长乐宫是临时措施,之后便大规模兴建了自己的新宫殿,长乐宫与未央宫都没有位于城市的中轴线上,而是分成左右两组,到了六十多年后的汉武帝时代,又在未央宫西另建规模与未央宫大致相等的建章宫,两宫之间以阁道相通,新旧两宫在平面布置上有成了一对并列。因此,秦汉时期的发展逐步取代了周朝强调的“三朝制”,而发展了一种“东西二堂,南北二宫”一对对的平面布局方式(上文所述秦咸阳一号宫殿建筑“二元宫观”布局,也在此得到验证)。
另外还有春秋至汉是里坊制,将城市分为若干“里”,作为居住区,若干特点时间开放的“市”,作为商或手工业。汉代实行的间里制度,间里单元内以高高的墙围合数百家,形成相邻院落,隔以道路,称间巷。又如关于排列顺序尊卑的昭穆制度,如刘叙杰先生结合西汉早期帝陵布局中所叙述的,高祖之子惠帝安陵出西侧,正当“昭”位,三世文帝因与惠帝为手足,不能葬于东侧,即“穆”位。而四世景帝为文帝之子,可建陵于长陵东侧,符合“昭穆”之制。
通过对宫殿及其相关制度,秦及其前后制度的研究将有利于理解和研究秦宫殿建筑特点及建筑群地盘、院落布局等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