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古以来不管是何种生存条件人们都未停止对未知事物、未知领域的探索,即使是在外在条件不甚发达的情况下,人们仍在竭力探索自己的未知领域。明朝作为我国的历史大国有着许多对外交流的壮举,郑和下西洋就是其中的一个。但其实在当时那种航海业不太发达的条件下,郑和出使西洋的壮举可以说是震惊了国人也震惊了世界。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地球的另一端有着一个与郑和几乎同时代的人——哥伦布,在郑和第一次下西洋87年之后,哥伦布也开始了他的航海之旅。郑和与哥伦布的航海历程也分别从不同程度上加速了人类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的发现大大加快了人类的发展进程。
复杂的社会背景:
郑和下西洋所处的十五世纪,世界格局还处于东方国家领先的趋势。而且明朝初年是明朝国力以及经济发展的蓬勃时期,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被驱逐出了长城以外,明朝的社会统治也已经十分巩固。在这种国力昌盛,政治清明的背景下,明朝皇帝开始考虑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统治,建立积极友好的海外关系是一大趋势,借此明朝开展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
但站在如今社会这个科技发达的角度来看,哥伦布的远航似乎是在阴差阳错间诞生。出生于意大利沿海城市的哥伦布耳濡目染的学习了许多的航海知识,并且非常有航海家的冒险精神。著名航海家马可波罗游历东方回到威尼斯之后,写了《马克·波罗游记》,读到这本书的哥伦布非常向往远在东方的印度和中国,当时的皇室也看到了这本书。书中描绘的遍地黄金,一片繁华的东方古国让他们羡慕不已。而当时的欧洲没有纸币,但东西方贸易已经成为他们生活来源的一部分。出于这种对黄金和白银的极大需求,西班牙皇室开始积极发展航海事业,哥伦布的远航就此拉开序幕。
哥伦布远航前拜见皇室
众说纷纭的目的:
关于这场远航的实际目的历史学家们众说纷纭,从当时明朝的强大国力和社会发展状况来看,有一部分人认为郑和下西洋是像中国历朝历代的封建皇室一样,宣扬自己国家的国威,向海外国家展示明朝的强大国力。同时为了发展海外贸易,增加国家的经济收入,与各个国家互赠礼物,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另外从明朝的历史来看,明成祖的皇位是在他发动靖康之变以后,从建文帝手中夺来的,皇位的争夺历来都是无止境的,已经是皇帝的明成祖并没有完全的放下心来。争夺皇位的过程中建文帝失踪了,为了以绝后患,便令郑和在出使西洋的同时私下去寻找这个会威胁到自己皇位的侄儿。
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
相比之下哥伦布远航的目的似乎没有那么复杂,当时的交通条件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复杂,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已经非常频繁了。西方的一些贵族皇室从中看到了东西方贸易的巨大利益,并且出于他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这些贵族们开始大力发展航海贸易,促进对外的经济交流。带着这种目的哥伦布和西班牙王室达成了约定,由王室出资哥伦布的航海费用,以此来寻找通向中国以及印度等一些东方国家的航线。
哥伦布远航路线图
艰难的航海过程:
郑和下西洋这场航海行动受到了明朝皇室的支持,所以出行的船只、船员以及航海的规模都非常的巨大。这场航海行动从年开始,结束于年共计七次航海。七次航行中,郑和率领船队游历了世界各地。他率领着船队从现在的南京出发,先是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然后到达了福建福州的长乐太平港,在那里进行了暂时停留修整后继续航行。
在整个航海活动中郑和途径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最远抵达了东非、红海。作为当时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