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15天共7场的微党课巡回宣讲,嵊州市长乐镇中心卫生院医生裴佳欢又回到他熟悉的内科门诊室。宣讲的画面一帧帧从脑海中闪过,他深有感触地说,微党课以小故事演绎大主题,每宣讲一次,都是对自己的一次心灵洗礼,今后更要立起标杆、扛起责任,彰显党员形象。
作为嵊州市微型党课宣讲团11位成员之一、卫健系统唯一的代表,年轻的裴佳欢,以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初心,践行着新时代卫健人“谋人民群众健康之福,解人民群众疾病之苦”的责任与担当。
下村送医:服务群众“零距离”
9年前,23岁的裴佳欢考进长乐镇中心卫生院,成为一名内科医生。初来乍到,他不是没有过迷惘,忙碌的诊疗,单调的生活,时刻考验着内心。但他很快沉静下来,钻研业务,记录心得,整理资料,在实践中一点一滴积累临床经验。
3年前,裴佳欢成为留公田村的家庭签约医生,开启了另一段为民服务之路。去留公田,是他主动请缨的,想法很朴素:“这个村离镇卫生院最远,我是一名党员,也年轻,而且有车,就让我去吧。”
每个月的10日,是裴佳欢到留公田村的日子。去那里的路可不好走,20公里路程,山里山弯里弯,途中有几个险要路段,时常塌方,有几处还没有护栏,旁边就是悬崖、水库。出行前,同事们都会特别提醒“要小心小心再小心”,裴佳欢总是笑呵呵地说,没事,开习惯了。
下村服务这天,常常也是留公田最热闹的时候。看到他到来,等候在活动室的乡亲们立马围上前来,问这问那。裴佳欢忙着量血压、测血糖,细心讲解病情,耐心解答各种疑问。有时看到活动室人多,他干脆现场组织,拿起准备好的纸板或宣传资料,向大家宣讲慢性病治疗、季节性疾病预防等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有问有答的互动,特受大家的欢迎。
留公田还有个小自然村水竹塘,只七八户人家,有7个高血压病人,1个糖尿病患者需要管理。到水竹塘,仅一条能勉强通行的机耕路,且离留公田尚有15公里,余下的半天时间无法打转,裴佳欢便把下村服务时间定在每月的15日。一到这天,他就开上35公里山路来到这个小村落,同样的“流程”再走一遍。他说,小村再远再偏僻,也不能被遗忘,服务必须全覆盖。
今年8月10日,超强台风“利奇马”来袭。狂风暴雨中,想到更有可能出险情的山路,裴佳欢内心有点挣扎:要不要给村里打个电话,改日再去?但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立刻被自己否定了:和老百姓约定的时间不能改,他们在翘首以待,他们的药怎么可以随意停?冒着风雨,他义无反顾踏上了下村服务的路。
在留公田,裴佳欢管理着位高血压患者、32位糖尿病患者、1位智障癫痫患者。3年服务下来,他熟悉每一个人的情况,为他们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山区老百姓是质朴的,裴佳欢的“好”,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当中午时分服务结束,热情的村民,有的邀请他去家里吃个饭,有的递上一把青菜、几颗玉米,还有的拉住他,非要跟他说上几句,熟络得如同一家人。经常被感动的裴佳欢说,人心都是肉长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和谐医患关系也就水到渠成了。
上门送药:帮扶困难“零跑次”
在“下村送医”的基础上,年,长乐镇中心卫生院在偏远山村全面开展“上门送药”服务,成为全市首家推行此项服务的乡镇卫生院。用院长黄林的话说,为民服务,不但要到村里,还可以延伸到家里,上门送药就是对下村送医的有效弥补,这块短板补上了,服务患者的“最后一百米”也就打通了。
这项服务的推进,跟裴佳欢有关。
年10月10日,裴佳欢在留公田村开展下村服务时,得知一位病人近期经常发病,于是在诊疗结束后来到他家,结果发现他服药很不规律。进一步询问才得知,患者父母年龄渐长,无力再赶到镇卫生院替儿子配药。裴佳欢记下了这事,当天下午就配了药送到患者家里。他同时敏锐地意识到,类似问题在村里肯定还存在。
听了反映,院里当即决定,让裴佳欢继续摸排一下这类特殊群体的情况,并一起商讨对策。一个月后,留公田被确定为“上门送药”服务的试点村,裴佳欢也成为这项全新服务的“探路者”。
下村送医,只须在固定地点等候患者;上门送药,就需家庭签约医生“跑”起来。个中酸甜苦辣,裴佳欢最有体会。
82岁的钱大爷,儿子、老伴相继去世,又患有冠心病、高血压,需长期服药,但此前配药不方便,经常断药不说,服药也很不规律。上门送药服务试点后,裴佳欢每月按时配药送药到大爷家里,并指导他如何用药。
考虑到大爷孤身一人,裴佳欢平日里也关心着他的生活情况,时常给他送些米、油等日常用品。大爷非常感动,总是开心地对村里人说:“我活了80多岁,还没碰到过这么好的医生,每月按时帮我买药,还送我礼物,真是比儿子还要好。”
智障而且患有癫痫病的刘大叔,是裴佳欢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