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村,兰溪市西部,紧邻诸葛八卦村,躲在游人的背后,因低调而被错过。
村原名叫上坑庄,元朝末年,朱元璋攻打浙中地区,率军途经上坑庄,屯兵月余。他见此地民风淳朴,百姓勤于耕作,生活其乐融融,于是由衷地感叹道:“此实常乐之村也!”自此以后,“常乐”之名得以代代流传,最后演变为“长乐”。依山傍水的长乐村,是全国第一个整体纳入重点保护单位的村落。
长乐古村是宋元之际浙东学派中坚金履祥后裔的聚居地。
自明以来,长乐科甲不断,陆续建起了许多祠堂和雕饰精美的住宅。全国鲜有保存的元代建筑楼上厅,是长乐古建筑群的特色所在。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一幢幢原汁原味的古建筑,除了年代最为久远、需特别保护的少数几间,并不是被隔离在围墙内的艺术品。
长乐村背倚砚山,左辅山天顶,右为马鞍山,面对石塔山,大慈岩为朝山,前有翠屏山,远处群山环绕,近处砂山环列,围合成边界清楚、藏风聚气的理想空间,这是古人心目中最适宜居住的地方。
长乐村是兰溪为数不多的古建、格局、风貌都保存较完整的传统村落之一。全村遗存着座保存完好的元明清古民居、古牌坊,完整地保存着古驿道、古石板路,每一座建筑都记载着历史的沧桑和浓郁的江南特色。砖瓦高墙的古建筑在悠悠岁月里散发着古老怀旧的韵味。
长乐村不同于以房派为单元,围绕池塘宗祠团状分布的其他古村落,村落结构由一条横向古驿道、三条纵向街道和成枝杈状分布的巷道组成。不仅如此,它一反中国传统民居坐北朝南的基本原则,大多的民居和公共建筑的大门都是朝北开,村落格局深受易经风水理念影响,最主要的是七星格局和姓氏风水格局。
村落的东侧有一座木架构院落,这是村中大家金氏供奉祖先、执行家法之地——金大宗祠。祠堂建于明朝,雕梁画栋,华美极致,整个建筑共计祠屋40余间,布局井然,气势恢宏,为浙中一带罕见。
正厅内悬挂着理学大家金履祥的画像,门楼匾额上气势磅礴的“百世瞻依”四字,诉说着长乐英雄才俊的故事。祠堂虽历经了百年的风雨,但从现在看来仍然不失气派,因为年代的“侵蚀”,反而还多了几分温柔。
建于明景泰年间的象贤厅是村中最大的古建筑,三开间,厅内梁柱粗壮高大,雀替、明梁雕刻精美。“回”字院中有一古戏台,上书“人生镜”。风吹木梁,发出几声呜咽,戏台上挂放的戏服微微摇曳,似等待粉墨登场的那一刻。
长乐村,倒是常乐之地。村中虽无往昔的人丁兴旺,但时时处处可闻欢声笑语。池塘边晒着干货,一位老阿嬷在那安静吃着午饭,虽然发色花白,却精神矍铄,不负长乐福地之名。
村中的日月塘,倒映着水车、老屋静静地做着春暖花开的梦。梦里的深巷传来朗朗的读书声,一头头老牛穿村而过,远方的满天星悄然绽放,暖风吹过水塘,挠得村中一片氤氲。
阳光正暖,精神抖擞的老阿嬷,穿过深巷,悠哉游哉地到隔壁串门闲谈去了。长乐,在这慢慢时光中“常乐”下去。
古村记编辑自网络,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