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历史的反映”,汉朝是中国朝代史上的一个强盛的王朝,汉代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个高峰。两汉时期可谓中国建筑青年时期,建筑事业极为活跃,史籍中关于建筑之记载颇丰,建筑组合和结构处理上日臻完善,并直接影响了中国两千年来民族建筑的发展。
此时高台建筑减少,多屋楼阁大量增加,庭院式的布局已基本定型,并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法、礼制等制度密切结合,足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中国建筑体系已大致形成。
我国传统建筑的抬梁、穿斗和井干三种主要大木构架体系都己出现并趋于成熟,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平面布局和外部造型亦基本完备,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个独特的体系在汉朝己基本形成。
西汉时期仍盛行高台建筑,很少发现西汉时期的陶楼,故西汉时期的高层建筑还未大量兴起。东汉时期各地建高楼,中国木结构体系已初步形成。
特点一:重威思想与壮丽之美的追求
“非壮丽无以重威,君子不壮不威”——萧何
汉代宫殿、庙宇建筑设计真正达到了华靡伟大、遍于大地、空前绝后的地步,西汉之初开始建造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等大型宫殿数座。武帝时扩建上林苑,占地超过平方公里,其规模之大,前所未有。除规模以外,建筑风格,尤其是宫廷建筑风格也体现一种雄浑威严的气势。
特点二:从高台向楼阁的过度
西汉及以前流行的高台建筑到了东汉逐渐衰退。高台建筑台基,西汉早年有几十米高的,后逐渐降低,东汉高台建筑的台基一般都几米高。一般房屋的台基高度为屋身的1/5,或低约20—30cm的样子。
木构技术的进步、人口密度的增大以及对神话思想的追随使楼阁建筑得到迅速发展。楼阁之间常建二层通廊。
楼阁类型
汉代的建筑中特色类型有望楼、戏楼、仓楼、水榭、门楼、阙、飞阁。
仓楼:沉稳、庄重
水榭:通透、灵巧
望楼:挺拔、修长,是瞭望守御的高楼。
楼宅:礼制、私密
坞壁:封闭、险要
乐楼:稳重、活泼
阙:是塔楼状装饰性建筑物。常建于道路两旁,作宫殿、庙坛、陵墓入口的标志,一般两旁各一,也有一大一小,称:子母阙。
飞阁:连接宫殿与宫殿之间的便于皇帝通行的空中走廊。
特点三:庭院布局形成
建筑组群虽严格按照儒家礼制、阴阳五行的宇宙观(尤其是宫廷和礼制建筑)进行布局,但并不严格对称,群体建筑注重的是整体的均衡与和谐。建筑组群的轮廓线生动而丰富,组合形式多样,既有高台建筑群,又有廊院、三合院、四合院、还有坞壁式建筑群。建筑的四周普遍带有围廊。
特点四:独特的建筑类型——阙
建在城门或建筑群大门外表示威仪等第的建筑。它的雏型是古代墙门豁口两侧的岗楼。汉代是建阙的盛期,都城、宫殿、陵墓、祠庙、衙署、贵邸以及有一定地位的官民的墓地,都可按一定等级建阙。
门阙同楼阁一起,以细高的体态冲破了民宅建筑以水平铺陈为主的建筑平衡,产生出蓬勃向上的动感和激情。
特点五:神怪意境影响下的园林苑囿
齐文化中蓬莱神话和楚文化中昆仑神话,令秦皇汉武热忠和神往。
建章宫在太液池中堆筑3个岛屿,象征东海的瀛洲、蓬莱、方丈三仙山。开创了中国园林人工理水堆山造园手法的先河。同时,汉代宫苑保留了先秦宫苑的某些传统,筑有相当数量的高台。高台上建水榭,池塘旁有伸臂式悬梯来连接凌空水榭,体现了通天的向往。
东汉时期,随着庄园经济的繁荣,营建楼阁园林、池塘苑囿成了豪强地主相互效仿的时代风尚。
特点六:重屋之境——屋顶的艺术
1.屋顶形制
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即:屋顶结构和装饰在整个建筑物上所占分量极大。
汉代屋顶形势舒展而优美,坡度平缓,屋面多直坡而下,很少反宇,檐口、脊多是直线,很少见到曲脊和起翘的例子,只在脊的末端微微翘起,以筒瓦和瓦当修饰强调。汉时中国传统木构架屋顶的类型基本均已形成——庑殿、悬山、屯顶、攒尖、歇山。以悬山和庑殿顶最为普遍。
2.重屋之境
“亭台楼榭齐竞秀,妙笔绘就汉时风。”是对汉时建筑风貌的写照。汉代因为多种建筑高度和类型的存在,屋顶的艺术重重叠叠,极具层次感和节奏感的展开。特点七:重屋之境——古拙生动的构建装饰
1.题材
同样受神话的影响,汉代在栋、梁、椽、楹、楣、窗之中往往雕刻有各种姿态生动的虬龙、奔虎、牛鸟、蟠螭、白鹿、狡兔、玄熊以及胡人、神仙、玉女等形象。另有几何福瑞等图案。
2.风格
汉代的构建装饰轮廓粗犷、线条简练、浑然古朴、简繁对比强烈、生动传神,动态刻画,达到极高艺术水平,但在风格和色彩上均与后代的精巧华丽、纤缛繁复形、色彩艳丽、静态描写、形成对比。
斗拱:斗拱的规格并不统一,但在结构上的作用很明显。
瓦当:汉朝瓦当多为圆形,纹饰多样,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
墙面:外墙白色石灰质。室内木墙面上已采用五彩的丝织品来包裹装饰,在室内墙面的色彩上,有墙面涂以胡粉,周边框以青紫的,也有室内用白墙红壁柱的。
柱:立柱装饰色彩主要使用红色;图案多用力士、龙纹、几何纹;其形象大则古拙、豪放,细则丝丝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