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父母努力不让你输在起跑线上,你却自己不知
TUhjnbcbe - 2023/8/27 20:33:00

看完《起跑线》后回家的路上,我坐在出租车里望向窗外,心里充斥着一股旁观者的难过。

看到不少人说:了不起的印度,又拍出了我们拍不出的电影。

可我却感到一丝遗憾:即便是了不起的印度,也没能拍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结局。

如果拿来与《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等同样高口碑的印度电影相比,阿米尔汗的每一部作品都展示了一种希望。但《起跑线》没有,它用喜剧的呈现方式清晰地揭开了现实,却让人在这荒诞的戏谑中感到一种命运式的无力。

故事很简单,只是在印度种姓制度的压迫下,显得更残酷。

服装店老板拉吉事业成功,却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甚至不会说英语。为了能让女儿皮娅规避自己曾经的道路,从小获得最顶尖的教育,他和妻子米塔绞尽脑汁、竭尽全力,只为冲破精英阶层的藩篱。

先是咬着牙买了学区房,然后在学校外彻夜排队给孩子报名。

由于家长也要接受考核,他俩便去报了一个面试培训班,从内而外把自己「包装」成上流社会的人,却总是用力过猛格格不入。

谁知最后依然落选。在发现学校还有贫困生名额时,他们又搬到贫民窟里装穷人,以便应对学校的审查。

这期间,发生了很多洋相百出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在他们试图融入另一个阶层时。

搬到富人区后,米塔邀请周遭邻居参加Party以便结交人脉,拉吉却在人群中和女儿载歌载舞起来,场面相当于在一个华尔兹舞会上跳《小苹果》;全家一起在影楼拍摄5毛特效的「法国旅游照」,然后上传到脸书装逼。

搬到贫民窟后,因为拒绝了邻居不干净的食物,而遭到众人的舆论排挤;借水的时候没人搭理,打水的时候又被人欺负,逼得向来注重逼格的米塔只能变得跟大伙一样粗鲁蛮横才能抢到水喝。

他们的尴尬无所遁形——在上流阶层有无法融入的窘,在贫民地区有无法融入的苦。

这一切看起来充满着戏剧性的荒诞。

但越荒诞,越真实。

中产阶级的焦虑,在拉吉夫妇的一系列行为中,被一刀刀划开。

米塔有一句经典台词,每当出现问题时她就会抓狂地吼到:「如果我们不怎样怎样做……皮娅就成不了才,然后她就会自卑、堕落,最后去吸毒。」

如此看来,印度中产跟我国中产,应该是亲生的。

好不容易解决了房子的问题,却被天价的教育费用差点扼住命运的喉咙;好不容易花了巨额学费送孩子上好的学校,却又被一件件校园虐童事件刺痛本就紧张的神经。

既要应对经济压力和精力缺口的双重陡增,还有面对无数个「别人家孩子」的阴魂不散。

而穷人那头,又是另一番极端境况。

拉吉夫妇在贫民窟唯一的朋友,是希亚姆夫妇。在他们被周围排挤时,是希亚姆伸出援手,给他们饮水、补给,带拉吉去工作。

在两个家庭都获得了贫困生申请资格后,希亚姆以为拉吉跟他一样交不起学费,便跑到街头故意撞车碰瓷,颤抖着伸出摔伤的手分出一笔赔偿金给了拉吉:「来,这下你的女儿也可以上学了。」

看到这儿时我哭了,这部电影我有三次泪点,都给了希亚姆。

另外两次分别是儿子最终落选,他一边哭一边安慰自己,带着认命式的悲痛。然后拿钱让妻子去买菜,说要为了拉吉一家庆祝。

以及当他发现真相后,生气地要去学校告发,却在看到皮娅的时候心软了,心如死灰地对拉吉夫妇说:「皮娅也是我的女儿,我不会剥夺她上学的权利。」

无论是中产的荒唐和焦虑,还是底层的局限与无力,所有人都挣扎在各自的困境里不得喘息。

没有好人,也没有坏人,只有不同的立场,和不同的生不由己。

影片的最后,拉吉在最好的那座私立学校舞台上演讲了十分钟,斥责当代教育的现状,表达教育不应有阶级之分、穷困的孩子也可以培养得很优秀。

于是他给孩子退了学,送去了自己资助的国立小学,和希亚姆夫妇的儿子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演讲结束后,在影片里,只有米塔,他的妻子,为他鼓了掌。

其他所有的观众,沉默,也许在思考着什么,但是依然沉默。

恰好,当时在影院旁边坐着一位老师,亮灯后我听到她对同伴说了这样几句话——

「最后这段是纯粹的自我安慰。

你知道我接触过太多孩子了,我现在手底下带的那群孩子,是北京家庭背景最好的那部分人之一,他们的家里有钱或者有权,但他们一点也不自私冷漠,性格不要太好。至于眼界和见识,那更是普通孩子比不过的。」

这段话不免让人想起去年的文科状元,当众接受采访时说:「高考是阶层性的考试,我是中产家庭孩子,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所以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一个十八岁的孩子,清醒又清晰的自我认知。

此时,我想回头再说说这部电影的人物塑造,比如希亚姆用碰瓷去讹取学费这件事。

如果站在道德的立场去责备未免太过刻薄,但从这样的角度里去体现所谓「穷人的善良」,某种程度是一种带着偏见的同情。

当我们把穷人塑造成不诚实、不快乐、丝毫没有面对生活的底气时,也就无法在这个层面去论证「穷,也可以获得好的教育」。

这也是为什么影片最后十分钟的强行正能量会让人感到尴尬,因为没有说服力。

事实上,没有一种道路是值得批判的。

无论是追求成功的功利主义,还是知足长乐的享乐主义,每一条路都可以走,重点是要一以贯之。

高晓松在《奇葩大会》里提到过这一点:人,要有一以贯之的世界观。不能要自由的时候,把西方那套拿出来;要钱的时候,又把东方那套拿出来。

同理,要努力追求世俗的成功,就无法贪慕普通人拥有的闲适自由;要安然享受自得的乐趣,就不能祈求众星拱月的功成名就。

我们之所以无法平静,因为不能一以贯之,不断在摇摆纠结中反复。

我们之所以感到心虚,因为确实被世俗的价值裹挟,却又求而不得。

我们安慰自己:富人并不快乐,平凡才是唯一的真谛。

可是,我们并不真的相信。

啪,陷入死循环。

我们根本不知道,到底应该相信什么?

我有一位朋友,本职工作人民教师,副业是个诗人,已经写了近十年。我特别喜欢他写过的一篇文章《如果此生,我只能做一个三流诗人》。

「立志为一流的志向,做沦为三流的准备。

没有志向,就不会去努力精进;但没有准备,又如何去面对自己可能遭遇的失败。

尽力走远吧,在你力气丧尽的时候,记得在路上插上一块路标。或许后来的人还能看到你的名字,会在你的路标前歇歇脚,拿下腰间的酒壶敬上你一杯。

这一杯酒,是给你的。诗的高下,那是诗的事,我们写下了它,那便由它去。

决定去走,走下去,这才是作为一个诗人最值得尊敬的地方啊。」

云在青天水在瓶。

生活不是攀爬高山,也不是深潜海沟,它只是在一张标配的床上睡出你的身形。

所以不必刻意制造敌人。阶级不该以善恶来区分,亦不该以优劣来评断。无论我们身处何种状态,都不必自我欺骗。

因为这容易从一碗鸡汤里,掉入到另一碗鸡汤。

清醒,才不容易喝晕。

其实我很喜欢男主拉吉,他是承担着希望的那个人。

他在整个故事里的行事,更像是为了配合妻子的焦虑而为。他本身很满意原本的生活,也不在乎他人的眼光。妻子故意考验他英语拼写时,他说:「我不会,可是为什么我一定要会呢?」

他在乎孩子的喜好。在Party里尬舞那段,米塔嫌弃他这样太丢人,他说:「那有什么关系,这可是女儿最喜欢的舞。」

没有对女儿皮娅进行人物刻画也是这部影片的遗憾之一,有这样一位父亲,我相信她能继承到一种英雄主义式的坦然与乐观。

活在这个时代确实不易,一轮又一轮的焦虑收割扑面而来,稍不留神就变成了「被同龄人抛弃」的人群。

唯一的解药,就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所面临和要选择的是什么,知行合一,并一以贯之;不被焦虑所掌控,也不因懒惰而无行。

1
查看完整版本: 父母努力不让你输在起跑线上,你却自己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