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龙头项目,激活侨乡文化,推动乡村振兴——
唱响“农文旅”猴屿打“侨”牌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
位于闽江入海口的福州市长乐区猴屿乡,正奔涌着产业振兴的热潮:引进省旅游集团合作开发项目后,扮靓了生态景区,盘活了闲置资产,探索了“农文旅”融合,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猴屿乡有着深厚的华侨文化。如今,猴屿乡正在深入挖掘华侨文化,为产业振兴持续注入澎湃动力。
人气变旺了
连日来,“猴屿号”绿皮火车不断刷屏福州市民的朋友圈。这是猴屿乡打造的新景点,自去年“五一”假期落地以来,已经集聚起旺盛人气。
“这列火车生产于年,曾是抚顺的铁路列车。退役后,列车被拆解成三段,分散到湖北、广西、云南三个地方。我们全部找回来,装修后安放在海堤上。”猴屿乡党委宣传、统战委员陈燕介绍,如今,火车车厢里已经引入水果超市、咖啡轻食、青年旅社等业态,让游客们既能开心打卡,又能满足消费需求。
从地图上看,位于闽江入海口的猴屿乡,属于陆路交通的末梢。以前,因为交通不便,到猴屿旅游的游客较少。随着年1月福州东部快速通道一期通车,从福州中心城区驾车45分钟可直达猴屿,交通大提速,带来了乡村旅游的“爆发力”。
然而,面对同质化竞争,新秀如何突围?打造时尚景点,形成旅游爆点——绿皮火车文化街区的成功,为猴屿乡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探索出差异化优势。
今年元旦,猴屿乡又打造出集旅游观光、休闲亲子、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房车文化营地。
即使是乡村里平常的农田,也被猴屿乡注入了新思维。飞思农庄新开创的共享农田项目,总面积约平方米,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猴屿乡“种田”,已有37户认领。
“我们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近郊游好去处,激活了农村的闲置农田,通过‘农文旅’融合做旺人气,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猴屿乡党委书记林俊成说,下一步将扶持壮大飞思农庄、茂丰农庄等,推动与省旅游集团合作,实现现代农业基地向研学教育营地的蝶变。
创建4A级景区
回想起春节期间在猴屿乡张村体验的“张睦将军留宴席”,福州市民欧女士说:“一共10道菜,样样好吃。”
“张睦将军留宴席”是猴屿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去,留宴席只是张村的内部庆祝活动,今年第一次选择在旅游配套设施“侨家大院”举办,向全体游客开放参与。
猴屿乡临江面海,生态环境优美,曾荣获“国家生态乡镇”“国家森林村镇”等荣誉称号。然而,以前本地长期缺乏主导产业,群众纷纷“出海”,旅居海外、港澳台超过3.2万人。
近两年,猴屿乡聚焦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等绿色产业,通过生态资源整合、旅游优势推介,成功引进福建省旅游集团合作,对国家3A级景区洞天岩、保福山等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整合,向着乡村旅游产业大步迈进。
“对洞天岩景区实施了一期改造,修建了栈道,还引入‘丛林穿越’体验项目。目前正进行二期景区扩建,积极创建4A级景区。”省旅游集团旗下长乐区福旅旅游投资开发公司总经理助理杨帆介绍,目前,猴屿公交首末站暨猴屿乡旅游集散中心、洞天岩景区二期停车场已配套,并开通闽江游船“猴屿专线”。
龙头带动强,发展信心足。“侨家大院”项目负责人返乡投资万元,将张村闲置七八年的废旧砖厂,改造为具备餐饮、会议、住宿、研学等多种功能的场所,为猴屿乡发展乡村旅游增加了新配套。
挖掘侨文化
春节前,猴屿乡又一批文旅项目举行揭牌仪式,包括侨批文化公园、华侨文化展示馆等。打好侨乡牌,深入挖掘华侨文化,是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
张村华侨后代们发奋读书,相继出过51位常青藤名校人才。去年,长乐一中组织高一学生走进张村开展研学活动,华侨后代的学习故事让大家很受触动,也很受激励。
如今,深挖华侨文化资源、和学校牵手共同举办游学活动,已成为张村探索农村研学发展的重要尝试。“未来,我们每年都将会不定期地举办类似活动。”张村村委会主任张臣志说。
猴屿乡下辖4个村,每个村都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兴建的侨宅。由于常住人口稀少,村里的侨宅多为无人居住的闲置状态。为了激活侨宅资源,猴屿乡规划建设了番客文化街区,发动海外侨胞将闲置侨宅低价或是无偿提供给返乡创业青年使用,得到热烈响应。
目前,猴屿乡已有20余栋侨宅经过重构和改造后,变为具有侨乡特色的民宿和主题展馆等。其中,爱国侨领郑忠财无偿腾出的侨宅,改造成为华侨书院,吸引了源源不断的访客前来参观、研学。
文章来源:福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