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唐太宗曾经与魏征亲密无间,后来却砸了魏征
TUhjnbcbe - 2023/7/10 10:08:00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相彰得益的君臣典范,他们君臣唱和,犹如双星争辉,照亮历史的夜空,让感缅称颂,为后世君臣竭力仿效的楷模。

这其中,有周文王和姜子牙,有齐桓公和管仲,齐景公和晏婴,有秦孝公和商鞅,有汉高祖和张良,有曹操和荀彧,有刘备和诸葛亮,有孙权和鲁肃,有苻坚和王猛,有唐太宗和魏征,有宋太祖和赵普,有明太祖和刘伯温,有明成祖和姚广孝……当然,还有来负责搞笑的乾隆和和珅。

以上君臣组合,基本都以善始,以善终。

今天,专门来说说貌似“以善始,以善终”的唐太宗和魏征君臣。

魏征是唐太宗李世民登位前的政敌、太子李建成手下掌管图籍的洗马官。

“玄武门事变”前,魏征没少向李建成出主意以除掉李世民。李世民铲除东宫集团,杀死李建成后,曾想一同杀掉魏征,责问魏征:“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魏征真不怕死,如实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李世民早听说过魏征的名字,知道他是个人才,再看他说话如此有胆识,就想收为己用,换了副口气,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唐太宗重用魏征,委任魏征为谏议大夫(专门向皇帝提意见的官职),以后又提拔他当宰相。魏征也尽心辅佐唐太宗,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大胆进谏,在任职的几十年间,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了二百多次。每一次,唐太宗都慎重地思考他所提的意见,尽量采纳。

某天,唐太宗突如其来地问魏征:“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差别这么大?有的极其明智,有的却无比昏庸?”

魏征怔了怔,说:“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的君主就明智;只偏听某一方面意见的君主昏庸,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是也。”

唐太宗抚掌赞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总结得太精僻啦!”

魏征样貌不过一普通人,却有胆识谋略,能使皇帝根据自己的想法作出调整,即使皇帝已经龙颜大怒,他也敢于当面直言规劝而面不改色。

魏征某次请假回家上坟,回来后对唐太宗说:“我在回来途中,听别人说,皇上打算去秦岭终南山中打猎取乐,一切已经安排妥当、整装待发。但现在居然又不去了,是什么原因呢?”唐太宗不好意思地答:“起初确实有这样的打算,但爱卿您这不是回来了吗?是担心会遭到爱卿您的责怪,所以就半路停下了。”

唐太宗畏惧魏征,竟畏惧到了这个地步。

实际上,唐太宗自己就曾亲口说过:魏征,朕所畏惧者也。

还有,唐太宗曾得到一只上等鹞鹰,放在手臂上把玩,好不惬意开心。突然魏征要来面圣,唐太宗藏无可藏,只好把鹞鹰塞入怀中。魏征眼尖,早看见了,就故意使坏,有一搭没一搭地和鹞鹰聊起国家大事来,从北胡聊到东粤,没完没了,最终使鹞鹰活活地闷死在唐太宗的怀里。

濮州刺史庞相寿贪污腐败,事发,受到了撤职处分。庞相寿是跟随唐太宗出生入死几十年的老臣,不甘心就此倒台,冒死求见唐太宗,大打感情牌,请求免于处罚。唐太宗想到庞相寿劳苦功高,心一下就软了,同意他仍旧留任原职。

魏征不服,上书说:“皇上您这不是纵容贪赃枉法吗?这个口子一开,以后还怎么杜绝贪污腐败的现象?”唐太宗冷静慎思,撤销了自己赦免的命令,仍将庞寿相撤职查办。

唐太宗巡幸洛阳,住显仁宫,看到茶具都是前朝旧器具,奉上的菜色也很普通,便大骂了一通总管。

魏征知道此事,坐不住了,跑来面见唐太宗,以隋炀帝奢侈贪婪终致亡国的教训告诫唐太宗,说:“一国之君,可不能开奢靡风气的源头,以防上行下效啊。”

这件事,以唐太宗为自己的行为作出检讨而告终。

高句丽向唐太宗进献了两位美女,魏征又跳出来反对接受。

唐太宗只好悻悻地说:“好吧,高句丽人去年进献了两只鹦鹉,弄得我有事没事老想着回宫,真要接纳了这两位美女,估计我连宫门都不想出了。”派人将美女送了回去。

唐太宗没接纳高句丽美女,却下诏将官员郑民女儿纳为妃子。

魏征又急冲冲入宫进谏:“陛下为天下百姓父母,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欢。郑民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却要将她纳入宫中,这是为民父母的道理吗?”唐太宗听了,只好讪讪收回成命。

魏征说郑民的女儿已许配陆家,陆家赶紧派人递上表章,声明自己家虽然和郑家有资财往来,但实无订亲之事,敬请皇上不要心存顾忌而放弃这桩美事。

魏征却说:“陆家急于否认此事,不过是害怕陛下以后因为此事会加害于他罢了。”

唐太宗将信将疑,却无心再理会此事了。

唐太宗鉴于兵源短缺,准备征用不到参军年龄的少男入伍。但诏令转到门下省时,魏征拒不签字。唐太宗大怒,指着魏征的鼻子说:“这件事,我已经决定这样做了,没有商量的余地。”魏征振振有辞地回应:“竭泽而渔,来年无鱼;焚林而猎,来年无兽。少男充军,租赋杂徭下降,更何况兵不贵多而贵精,不需要凑数的。”

唐太宗看着魏征一副欠揍的嘴脸,想发作又无从发作,最后只好拉倒。

征兵是国家大事,魏征要出头管理,那也算了。

对于唐太宗的家事,魏征也时不时要插手。

长孙皇后生育的长乐公主将要出嫁了,唐太宗特别疼爱她,敕令有关部门准备的嫁妆比皇姑永嘉长公主多一倍。魏征不乐意,劝谏说:“汉明帝想要分封皇子采邑,说,‘我的儿子怎么能和先帝的儿子相比呢?’下令给自己儿子的封地只是自己兄弟封地的一半。如今公主的陪送,比长公主多一倍,正与汉明帝的意思相反,陛下不觉得惭愧吗?”

唐太宗听了,哑口无言。

老实说,魏征的直谏,有时候很人下不来台。以至于唐太宗不得不私下里找时间跟魏征说:“你可以当时应付一下,等别的时候再来提意见不行吗?”魏征拿史上明君舜这一顶大帽子来压唐太宗,说:“以前舜告诉大臣,叫他们不要当面服从,背后却有意见。假如臣当面答应了,以后又来提意见,这就是背后有意见。这可不是稷、契对待尧、舜的态度。”唐太宗碰了这个冷钉子,可谓自讨没趣。

唐太宗有时候也奇怪自己为什么这么害怕魏征。

有一次,君臣在丹霄楼宴饮,唐太宗有了几分醉气,歪着脑袋向旁边的谓长孙无忌吐槽说:“魏征、王珪这些人,之前在东宫做事,做尽了许多恶心事,我却能弃怨用才,自比古人应无愧色。但魏征每向我建议什么事,只要我没接受,那么,无论我再说什么,他也对我爱理不理的了,我居然还拿他没办法,这都是些什么事呀?”魏征嘿嘿一笑,说:“我是认为某事不可行才提出劝阻的,如果皇上您不肯听从,而我又听随您去做,那我也太没有原则性了。”唐太宗借酒盖脸,哈哈一笑,说:“人家都说魏征举止粗鲁,我看这正是他妩媚可爱的地方哩!”

贞观之治,大唐国力蒸蒸日上,直追西汉之武帝朝、东汉之光武朝,而在西汉之武帝朝、东汉之光武朝,都有过泰山封禅的盛举。唐太宗也就有了泰山封禅的想法,群臣也都热烈响应。独独魏征,却大唱反调。

唐太宗在退朝后问魏征:“你反对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魏征直接揭唐太宗爱慕虚荣的老底,说:“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此举其实是图虚名而受实害之事,有什么值得做的呢?”

一句话,魏征就是这么傲娇。

有一次,魏征在朝廷和唐太宗为某事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气得要死,退朝后,回到内宫,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会控制不住自己而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吓了一跳,问“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唐太宗恨恨地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在公开场合侮辱我,让我下不了台,有一天我会让他整疯的!”长孙皇后听了,盈盈下拜。唐太宗惊奇无比,问:“你这是干什么?”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会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这是向陛下祝贺呢!”唐太宗哭笑不得,此事只好扯谈。

贞观十六年(),魏征病逝,唐太宗惆怅无限,自言自语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现在魏征过世,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啊。”

如果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到此为止,则他们作为明君与诤臣之典范,将被传颂千古而无半点瑕疵。

但是,不久之后,唐太宗就下令砸毁魏征墓碑,为他们君臣之间的情谊写下了阴冷灰暗的一笔。

原本,魏征病逝,唐太宗就亲自撰写碑文,并在碑石上书丹,这是千古难得一见的礼遇。

此外,唐太宗还下旨将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

但是,有两件事,惹得唐太宗非常不高兴,最后,忍无可忍,疯性大发,做出了毁碑悔约的不冷静行为。

此两事之一:魏征生前曾越位荐相,向唐太宗极力推荐杜正伦和侯君集,说二人均有宰相之材。唐太宗听从其言,拔杜正伦为兵部员外郎,后又改任太子左庶子,侯君集则官至检校吏部尚书。但这两人不识好歹,居然与太子李承乾密谋反,做出了人神共愤的丑事!于此,魏征难辞荐人失当之责。

第二事:魏征此人极有心计,一直以来,其写给皇帝的奏折都留有副本,并在死前交给了史官褚遂良,以求录之国史。魏征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讪君卖直,为自己博取“致君尧舜上”的好名声,即贞观之治,并不是皇帝有多英明,而是自己这个名臣有多能干,一心一意想要留名青史。实际上,魏征这么做,就会不可避免地有压低唐太宗而提高自己之嫌,理所当然在触怒到同样“好名”的唐太宗了。

唐太宗一怒之下,下旨解除婚约把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并对已入黄土的魏征进行“推倒碑石”“磨灭碑文”的侮辱,虽不是“鞭尸”,却已收到了“鞭尸”的效果。

虽说,贞观十八年初唐太宗东征高丽失利,突然想起了魏征,不无后悔地说:“如果魏征还在的话,决不会让我犯这个错误了。”回朝后下令重加赏赐,抚慰魏征家人,让魏征的儿子承袭了国公的爵位。并派人去祭奠魏征,将魏征的碑重新立好,重塑了自己的纳谏惜臣形象,但“毁碑悔约”的那一笔,却永远也无法涂抹去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唐太宗曾经与魏征亲密无间,后来却砸了魏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