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己经出嫁的儿媳必须像侍奉父母一样去侍奉公婆,为尽人伦之道。丈夫的滕妾必须像侍奉公婆一样去侍奉嫡妻,以示对嫡妻的尊敬,凸显妻妾之间的尊卑之别。同样,在宫廷之内,皇后作为皇帝的正妻,虽然无需日日早起侍奉,但也需要定期谒见太后,以尽儿媳的义务。其他妃子则除谒见太后之外,同时还要定期向皇后行朝谒之礼。
朝谒,也称“朝请”,颜师古在《汉书》中曾注云:“请,谒也。”汉代有朝请制度,西汉的赵禹曾作《朝律》,但其主要用以规范诸侯王的朝请礼仪,从而达到保障皇权的目的,并非后妃之朝。汉代的后宫后妃也有朝请制度,主要分为皇后朝太后、妃嫔朝皇后两种。
朝谒时间
按照汉代的礼法,春日谒见为朝,秋日为请。朔望,一般则指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天。古时无月为朔,满月为望,初一称朔,十五称望。朔望朝请,即指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前往太后、皇后宫中谒见,这在汉代是为定制,如汉成帝许皇后,每月都按时朝谒于太后:“皇后其刻心秉德,毋违先后之制度……其孝东宫,毋阙朔望。”
需要注意的是,汉代前朝的朝会礼仪中也有朔望朝,但综合现有文献记载和学者考证,朝会中能够参加朔望朝的只是少数获得极大恩荣礼遇的人,性质与朝贺类似,如宣帝犒赏苏武之功:“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着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元帝为犒赏自己的老师萧望之,特意下诏:“……赐爵关内侯,食邑八百户,朝朔望。”王莽上书乞骸骨时,哀帝考虑到自己初登大位,韬光养晦,而对王莽进行优待:“以莽为特进,朝朔望。”
可见在朝堂之上只有那些皇帝特别下诏优待的重臣,才能参加朔望朝谒,普通臣子议事的常朝应为五日一朝,而后宫之中皇后谒太后、妃嫔谒皇后的“朔望朝”却属最基本的常制。
除朔望朝谒外,汉代后妃中也有五曰一朝太后的,汉宣帝的许皇后和霍皇后便是如此,“五日一朝皇太后于长乐宫,亲奉案上食,以妇道共养。及霍后立,亦修许后故事。”彭卫、杨振红在《中国妇女通史》中据此认为,汉宣帝时期朝谒时间由十五日一朝改为了五日一朝。
不过这实际上并非改过的常制,而是许后自发主动去做的,这里的记载目的是为褒扬许后的贤德品质,五日一朝若是定制,那么也无需在史书中特意褒扬,也不会在之后提及霍成君皇后“修许后故事”了。
故结合语境来看,宣帝时的“五日一朝皇太后”,只是她们自身比较勤勉,所以史书才会特意褒扬,而并不代表制度真的改了。且后来史书载汉成帝的许皇后“其孝东宫,毋阙朔望。”这也表明了至少在汉成帝时期,后宫仍然是十五日一朝的,并且这项制度也一直延续到了东汉。
谒见礼仪
汉代的“前朝”与“后宫”之间,乃至先秦时期,都一直有爵位等级间一一对应、功能对称的特点,先秦时期“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下之外治。”
这样的传统,其目的就是为“天下内和而家理、夕卜和而国治”,汉代延续了这样的传统,后宫后妃与前朝官爵爵秩对等,这种对称性的特点不仅仅体现在表面的名位等级,更是体现在他们日常生活运作中的俸禄、礼节制度上,汉代后妃之间的谒见,其礼仪也当具有对等性,故可将皇帝接见丞相、列侯等臣下的礼节作为其对照参考,并通过它们来推导相应后妃的礼仪。
《汉旧仪》中的谒见礼包括普通谒见、道见、宴见三种情况,其中宴见情形在史书中只见于君臣之间,而后宫后妃虽有办宴记载,却均为寥寥数语,在《汉旧仪》中对于后妃的宴见礼仪也没有任何记载,因此,缺少必要的相关礼仪记载来作为依据进行互证,没有史料依据,无法凭空推测。
且归根结底,皇帝宴请大臣,多为国家意义下正式、公开的场合,而后妃所举办的宴会,多为私人场合,在私人、非正式的宴会之上,究竟是否存在一套正式的后妃宴见礼仪也无法详知,亟待新史料的发掘,故本章只讨论普通谒见、道见两种情况。
一、普通渴见
君臣相见时,臣下见皇帝须先行拜礼,如《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文帝前往周亚夫的细柳营时,周亚夫道:“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可以得出汉代平时臣子见皇帝是应当“拜”的,而皇帝在见重臣时,臣子拜过之后,皇帝也应根据臣子的品级予以还礼。
在普通谒见的情况下,皇帝见丞相、列侯、诸侯王时,礼节是基本相同的。皇帝在日常接见丞相、列侯、诸侯王时,皇帝的礼仪程序包含“皇帝起身一一侍中称起一一皇帝坐一一太常赞”几个步骤。
那么,对照对应到后妃之谒见礼伩,皇后见昭伩时,也应以丞相、诸侯王之礼接见,见婕妤时,以列侯之礼接见,而她们所行的礼实质上是相同的。因此,《汉旧仪》中“婕妤见……礼比丞相”一句实质上没有问题,只是表述不甚恰当,不过,“昭仪见比中二千石”一句的确是存在谬误的。
昭仪、婕妤见到皇后,应先行女子之“肃拜”礼,依照“凡女拜,尚右手”的规制,右手在上手心向下拱手至胸前,行肃拜之礼,皇后自座中起身予以还礼。
女长御相当于侍中之位,同“女御长”,《汉书·外戚传》晋灼注引:“有女长御,比侍中。”其主要职责是掌管皇帝燕寝、御幸嫔妃之事。在后妃行谒见礼时,由女长御称“谢”,完毕后皇后归座。
不难发现,后妃谒见与谒见皇帝的不同之处,除行拜礼的方式有男女之别外,也无需负责礼仪的太常在场“敬谢行礼”。至于經娥以下,则皇后无需起身还礼,只由长御称“谢”,语见《汉仪》:“皇后见經娥以下,长御称谢。”而东汉时期的贵人,依据《汉旧仪》,谒见时礼比二千石,行肃拜之礼,需女长御称“皇后诏曰可”,方才可以起身。
道见
第二种情况是道见,顾名思义,即为在路上相遇时所行的见面礼仪。道见的礼伩与普通谒见一样,将谒见者总体划分为“高等级”、“低等级”两个位阶,分别使用两套礼伩。皇帝在见丞相吋,需要下车还礼,《汉书·翟方进传》曾载:
“丞相进见圣主,御坐为起,在舆为下。”这句话的意思是,丞相在觐见皇帝时,如果皇帝正坐在王座上,则需要为丞相起身还礼,复坐;如果皇帝正在道路上乘车,则需要为丞相下车。这也证实了前文所论普通谒见情况下的礼仪。颜师古注引《汉旧仪》曰:“皇帝在道,丞相迎谒,谒者赞称曰:‘皇帝为丞相下舆’。立乃升车。”
对应到皇后见婕妤,则有“婕妤见,大长秋称‘皇后为婕妤下舆’,坐称‘起’,礼比丞相”'昭仪应与婕妤使用同一套礼仪,二者同属高等级位阶。而婕妤以下的嫔妃则属于低等级位阶,在谒见时,皇后无需下车还礼,只由谒者称“谢”,大致与普通见礼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