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92021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一模 [复制链接]

1#

年徐汇区高三一模

作文题:

生活中,每个人都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角色。如何看待社会角色所蕴含的社会期待对自己的影响,每个人的认识不尽相同。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字的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面具或是勋章(一类上)

人本能地爱问“我是谁”,而常常是这个社会给出回答。恩格斯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每个人被社会赋予的角色都带有不同的期待。如何看待这些期待,如何为角色期待背后的责任而活,往往决定了一个人将如何被社会影响和影响社会。

前一种人认为人生就是被期待包裹,自己只要乖乖拿着剧本按部就班演一辈子戏。活在人设里总能自保周全。

于是其中有的利用人设吸金,像当下许多偶像艺人,拿着青春剧里的设定当粉丝眼中的自己,把“暖男”“豪情”一类标签往身上拼命地贴,争取到大家的喜欢和工作机会;也像许多有学术权威之称的人,仗着人们的敬仰而高谈阔论,发表观点。这并非全然不好,只不过那些人设终究不是你,演一辈子太苦,若演不下去事迹败露则更身败名裂。试想多少娱乐明星“人设崩塌”,多少权威被曝“学术造假”。这样看待社会期待,是把人设当一个壳,自己躲在里面,其实是放弃了自己书写人生的机会,靠骗靠演,或辛辛苦苦地迎合期待,却苦了自己,害了社会。

另一种人却不这样,他们不为角色而活,而为角色赋予的责任而活。他们懂得社会期待的本质是一种责任,他们敢于去承担责任,而不在乎角色的限定。金庸笔下“北乔峰南慕容”便是一组例子。慕容复名字里背上一个“复”字,要复国还要对得起与乔峰齐名的称号,为这“人设”走上了邪路。而乔峰从不在乎世人眼中他的角色,哪怕被群侠冤枉,哪怕被骂是“契丹野种”,他为的是自己心中大义和一身武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难道为一己的声名与角色吗?

正因为这样的人看重社会期待的责任,他们常常愿意做超出自己社会角色的事,哪怕染上冒进之患。三十五岁的韩愈不过在国子监中有个教职,却敢于对抗整个社会风气,写下《师说》抨击士大夫,哪怕落一个“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的下场;白居易的职分没有“上谏”的职现,却上书要求讨伐奸贼,被高层以“僭越”而贬官、排挤。他自己说:“谓之忠,谓之愤,亦无愧矣,谓之妄,谓之狂,又敢逃乎?”他们也许一时“忠犯人主之怒”,可他们敢于承担责任,不受限自己的社会角色,不辜负社会对他们才能的期待,所以我们直到今天仍敬佩他们。

诺兰的《黑暗骑士》中,蝙蝠侠说:“不是你是谁决定了你做什么,而是你所做的事决定了你是谁。”蝙蝠侠一度被哥谭人误解,可他却甘当夜晚的黑暗骑士,守护哥谭的光明。他的那句话,揭示了对待社会角色期待的正确态度——它不是一个包裹我们泯灭本真的壳,它是这个社会交付在我们肩上的一份责任。我们去承担这份责任,为了追求自己所坚信的道义,恰恰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为了去扮演谁。

你为自己和大我的福祉而活,而非成为他人眼中的角色故事,所以别活在人设里,让你的所作所为来定义你是谁。

怎样理解试题意思,是写好这篇作文的前提。试题的第一句话“生活中,每个人都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角色”,什么是人的“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所蕴含的社会期待对自己的影响”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必须搞清楚。很多考生没有搞清楚这两个问题就开始议论,这样的议论十有八九是无的放矢的。

什么是人的“社会角色”?人的社会角色就是一个人的社会身份。在家庭里,他(她)是父亲,还是母亲,还是子女?在单位里他是工人,是普通职员,还是干部,还是主要领导者?在社会上,他是一个公民,还是一个罪犯?这些就是一个人的社会角色。以上解读还隐含着一点,一个人的“社会身份”不是只有一个——一个人在家庭里是父亲,在单位里他是职员,在社会上他是一个公民。既然一个人的社会身份不是只有一个,那么他的社会身份的变化,人们对他的“社会期待”也随之变化。对不同的社会角色人们往往会对他给予一定的社会期待,如教师这个社会身份,人们常常会称他们为“灵魂工程师”。“灵魂工程师”就是人们对教师这个社会身份的“社会期待”。对这种社会期待,做为教师本人,不同人的看法并不相同。有的人觉得家长把孩子托付给自己,那是家长对自己的信任,自己有责任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有的人则认为教师也就是一个普通的职业,自己做教师,与做工人、营业员等一样,就是为了养家糊口。而人们对做教师的人,会对他们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有些人对教师的“社会期待”简直是把教师当做圣人来要求,当然也有很理性的“社会期待”,教师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生活,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宣泄。做教师的人对别人的“社会期待”理解不同,那么他的行为也会随之不同;而他人对教师的社会期待不同,对教师的要求也会不同……

将以上的理解梳理一下,试题的意思就是人的社会身份决定了别人对他的社会期待,而这种社会期待并不相同。人对自己的社会身份的认识也并不相同;对社会期待认识的不同,他的行为方式也就会不同。别人对某种社会身份的社会期待不同,他们对具有这种社会身份人的要求也会不一样。

以上就是编者对这道试题的解读。如果这种解读是正确的话,那么以这种解读对照本文,就可以发现,本文的很多议论是不符合试题要求的。严格地说,只有第五段是符合试题要求的。韩愈在国子监的教职是他的社会身份,国家对他的社会期待就是做好他教师的工作;而他写《师说》抨击士大夫中“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则是超越了他的社会身份的行为。白居易的社会身份,作者文章中没有说,宰相武元衡遇刺时,白居易的社会身份是“太子左善赞大夫”,他为宰相遇刺而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因此获罪。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人,决不会被自己的社会身份赋予的社会期待束缚自己的行为,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只是作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文章的第四段看起来是符合试题要求的,但他所举例子的是小说中的人物,小说中人物的例子是虚构的,虚构的例子是无法论证现实社会中提出的问题的。

还有两个问题,编者想说一下。第一是对“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理解。对恩格斯这句话的解释,政治教科书上说的很详细了,不用编者多说。编者想说的是,作者为什么要引用这句话,是不是以为因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角色?编者觉得这两者之间没有丝毫关系。“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中的“人”包括的是所有的人,地球上七十亿中的每一个人。这是一个集合概念。而“人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角色”中的“人”是作为个体的人。这两句话中的“人”实际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写这篇文章完全不应该引用这句话。而徐汇区不少学生作文中都引用了恩格斯的这句话,其原因是我们现在的语文教材中没有了逻辑知识。编者在网上看到有人提倡语文高考应该考阅读、逻辑和写作。这个建议估计不可能实现,但从一个侧面告诉大家学好逻辑的重要性。现在很多学生的文章缺少逻辑性,运用概念不当,论据不能证明论点,不会推理,论述违反同一律,写出来的句子思维跳跃、看不出其中的逻辑联系等等逻辑错误很常见,可见缺乏逻辑知识带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第二是“人设”这个词语是网络用词。高考作文不应该用没有被收入词典的网络用语,这是考生们应该知道的。

总的看来,作者基本上没有读懂试题,大部分议论不符合试题要求。

社会期待(一类上)

早有哲人所言,人是社会性动物。这就意味着我们时时刻刻拥有一个自己的社会属性与社会角色,通过它来完成对于世界的交流与互动。与之相伴而生的,是这个社会角色中蕴含的社会期待,它将我们打造成一个符合某种准则的个体,从而完成了从自我到社会,单体到集体的连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禁要问,这种社会期待之于我们成长又有何种影响?

我们当然要肯定的是,这种社会期待对于人的价值塑造、社会的平稳运行有着重要意义。你是一名医生,就应细致谨慎,救死扶伤;你是一名战士,就应服从命令,保家卫国;你是一名家长,就因抚养子女,承担责任;你是一名学生,就应好好学习,增长知识。这些社会期待一定程度上虽看似限制了我们的行为“自由”,但却使得人类文明作为整体得以有序向前发展。在一个社会角色明确而社会期待合理的时代下,历史有宏大叙事,人类有共同愿景。

然而,我并不想一味鼓吹社会期待。从概念上来审视,社会期待有时也必然孕育了与自我观念的矛盾。这种矛盾一方面体现在,如果社会整体价值并不高尚,一味固守于期待,会对人格的形成造成不利;另一方面体现在,过分专注于社会期待,会让人丧失自己内心的定住(力)。而一旦迎合外界的期待成了习惯,一味屈内心之志,反而会活得茫然而无方向。

由此我想起一个人,或许可以用于阐明以上所呈现出来的困境。他正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传说其仪表堂堂,才华横溢,并娶了长乐亭公主。然而他并不想因此而卷入他眼中污浊的政治争斗旋涡中去,于是他在大热天穿着棉衣到柳树下打铁,别人都认为他怪得要死,而他正是通过这种古怪的行为,一方面保全自己的节操,另一方面向他所不认可的社会期待做抗争。这样的贤士,最终也不免被杀,而他的罪名正是“上不事天子,下不敬王侯”,这又何尝不是那个时代对于士大夫普遍的社会期待?但嵇康能明白并坚守自己的内心价值,故而并不像其一味屈从。传说他被处刑那天,三千太学生赴刑场请他留下《广陵散》的曲谱,他只大笑说:“《广陵散》从此绝矣!”便上了刑场。美学家蒋勋曾说这一幕他认为极美,我想或许正是那份面对社会期待敢于坚守自我的勇气与毅然。

于是我们明白,社会期待既塑造我们,有时却也限制了我们;而我们作为社会个体,一方面要勇于承担社会角色的职责与义务,不放纵自我;另一方面要学会从中客观看待其对我所施的影响,从而找到平衡点,不迷失自己,不脱离社会。

辛波斯卡在诗集中写:“对于我的角色我一无所知,只知道这是我的角色,不能更改。”社会期待是每个人生命中的命题,不要逃避,也不要畏惧,应在遵循内心、成就自我的同时服务社会,从中必可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清楚地知道“社会身份”和“和会期待”的含义的,因此文章的举例,论述都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章所举的嵇康的例子,说明了社会期待有特定的社会性,有时代性的局限性。一个荒唐的时代对人们的社会期待必定也是荒唐的。作者的这种认识是十分可贵的。

尤其可贵的是,作者看到了“社会期待既塑造我们,有时却也限制了我们”,这种从事实出发,辩证唯物的认识是十分难得的。

这篇文章还有一个可贵之处,那就是文作者实际上已经触及到命题者的意图:我们应该怎样做人!做一个与自己社会身份相称的人,做一个符合“社会期待”的人,做一个超越社会期待的大写的人!作者虽然没有能像编者一样点出问题的本质,但能看到这些现象,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文章的结尾两段是有缺陷的。倒数第二段“于是我们明白……”是承接前面论述的,但是“社会期待既塑造我们,有时却也限制了我们”这句话无法概括上面的论述。嵇康的行为不是社会期待所“限制”,而是他的行为没有被社会身份赋予的社会期待所束缚。

如果说举嵇康的例子已经使得文章的思想性提高了一大步,但最后第二段的“从而找到平衡点,不迷失自己,不脱离社会”这句话则是向后退了一步。文章的最后一段是画蛇添足。

另外,作者的命题能力较差。

如果说本文还有一点遗憾的话,那就是最好点一下讨论这个问题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不囿于期待(一类中)

生而为人,便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因而无论你是谁,只要身处社会中,必然会有你的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可以由亲属关系赋予,比如父子兄弟夫妻;可以由职业赋予,如老师医生律师;可以由阶层位置赋予,比如领导与下属,富裕者,中产或是工薪阶级……

而不同角色也必然肩负着不同的社会期待。比如儒家思想所概括的为臣要“忠”,为子要“孝”,为兄要“悌”;又如《菊与刀》中近乎苛刻的对于作为妻子的要求;当然也有对老师春风化雨,医生妙手回春,法官维护正义的期望。总之社会期待是从道德与技能两方面施加的,而社会期待的影响会使一个人更好的去接近于他的社会角色,但同时也应避免同质化的危害。

社会期待会给人带来社会角色所应具有的责任感,则相应地会带来约束力,使得社会人更为规范地拥有其社会角色所应具备的品行。同时由于这些期待是代代相传的全人类的通性共性,乃至被写入了四书五经成为了“修身”的金科玉律,期待成为了一个有目标有条条框框的对象,使得人们既便于达成,却也不免在此过程中陷入了同质化的可悲。

正如鲁迅先生在《华盖集续篇(编)》中所言“中国人就是一群由头羊率领,只知走得更齐、更快的羊群”。当每个人的前进都是为了更好贴合于自己的社会角色被赋予的社会期待,那我们不就变为了鲁迅笔下那可悲的羊群了吗?没有个性,或是个性被期待的壁垒给剪除,而成了格式化的刻板单一产物。可见过分执念于社会期待而丢了自己属于人的本性,便会成为可悲的符号化社会角色。而个人单一化的叠加,则会使得社会变得固化,因缺乏流动而停滞不前。

因而面对社会期待的双刃剑,我们所需要做的便是“求同存异”,“同”为我们所应具有的社会角色的良好品质与技能,在自己现有的角色上做到受之无愧,担负得起身上的社会责任。但同时社会人也不能为了融入社会而放弃了人的多样性与个体差异,要不被角色及期待所禁锢。就如同马云,他不满足于成为一个英语老师的社会角色,而是明了自己内心的方向,向前进发。他没有被“老师就该在学校教书”的社会期待所禁锢,而是“不安分”地去创去干。而当他成为了举足轻重的互联网大佬,他也身体力行地去完成其新角色被赋予的期待。可见只有社会上有那么多敢跳脱也敢担当期待者,社会才会有流动与力量,才会不被期待单一化同质化。

敢闯敢担当,只有不囿于期待,方能推动社会的滚滚向前。

文章的前三段对“社会身份”与“社会期待”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很准确,但是后面由“社会期待”推导出人会“同质化”,这样的结论是错误的。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引用了鲁迅的话作为论据,但是只要有基本的历史常识就可以知道,鲁迅所说的“中国人就是一群由头羊率领,只知走得更齐、更快的羊群”,造成这种的原因并不是由于人们对某种社会身份人的社会期待,而是由当时的统治者的愚民政策和高压统治等等原因造成的。鲁迅的小说《药》就真实地反映了清代末年统治者愚民政策和高压统治的社会现实。

人们的社会期待与中国人的“同质化”之间没有逻辑关系,这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得到印证。对教师这种社会身份的社会期待基本相似,但并没有造成做教师的人的“同质化”。

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之一是作者审题时没有完整地理解试题。如果作者看到试题中“社会角色所蕴含的社会期待对自己的影响,每个人的认识不尽相同”这些话,就不可能这样推理,得出人们会“同质化”的结论。

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之二是作者的思维从理论到理论,他的理论是拍拍脑袋自己想出来的,而不是从客观事实中总结出来的。编者建议这位考生好好学习毛泽东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认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如果我们把作者所说的社会期待会导致人们的“同质化”放到实践中去检验,就很自然会发现它的错误。虽然作者在第三、四两段论述中意识到“社会期待会给人带来社会角色所应具有的责任感”,但是他在第五段论述“社会期待”会造成“同质化”的时候,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说法:“没有个性”。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到作者推论出现错误的另一个原因,他把人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与“个性”混为一谈了。

出现这种错误认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缺少联系实际生活的意识。虽然他在文章中也提到了马云,但是他只举出了这样一个个别性的例子,这是无法得出普遍性结论的。一个普遍性的结论只用一个例子来证明,这在逻辑上叫“孤证”。“孤证”是没有说服力的。应该说,写这篇文章,举出更多的例子不是一件难事,如果作者多想想,从正反两面举例,那么他对自己的这个观点会有比较慎重的思考。

还有一点,作者认为“社会期待会给人带来社会角色所应具有的责任感,则相应地会带来约束力”,这种认识无疑是正确的。如果社会期待告诉你,你的社会角色应该做什么,那么约束力就是告诉你这个社会角色不应该做什么。因此有这种“约束力”应该是一件好事。但作者却认为有约束力会导致“同质化”,这是对“约束力”的误读。

我该如何行走(一类中)

人存在于社会之中,注定不会是一座孤岛,从而“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角色。这样印上了我们不同的身份标签,被贴在有人们的脑门上:医生、学生、志愿者、男人……这使得社会期待会根据这张标签上的字而对自己产生影响,但如何应对这种影响,权力仍在我们手中。

有一位经济学教授,最近因上热门辩论类综艺节目而遭到人们的诟病:“教授不好好做学问,居然跑来综艺节目娱乐大众?”一位网友如是评论道。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身为学者,社会期待对于该社会角色,必然认定为,教授就应该写论文、作报告、教育大学生。但是,这样传统的期待无异于限制了个人能力的发挥,使人压抑自己的天性与爱好,规定其必须向“被赋予”的社会角色的人生道路上发展。社会期待犹如一张无形的大网,有时捆住你我。

如何看待社会角色所蕴含的社会期待对自己的影响,我认为,是淡化影响本身,而让期待成为审视自己行为的一种视角。当代的青年人,早已不满足于受限一种社会角色,从而发明出“斜杠青年”一词。白天可以是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晚上可以是某酒吧的驻唱歌手。他们在两种或更多职业间来回转化。面对社会上人的非议或指责,他们“我行为素”;而对人们对他们的褒扬,他们一笑而过。为什么要让“期待”来定义自己的人生?为什么要让“角色”来限制自己的表演空间?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期待的影响或好或坏,但终究不应是我们自己人生道路上的行路守则。

我们青少年和为祖国的花朵,被赋予了“学生”“新青年”等社会角色,社会寄予了接班人的期待。尽管人生的掌舵手一起是我们自己,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执“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如此叛逆固执的态度行船。因为,我们有时并不能判断准确航线和天气,我们或许会陷入黑洞般的旋涡无法自持。社会期待是需要的一种角度、一种目光,来反思省察自我的行为,是否太过偏执,是否违反了道德标准,又是否是一场不切实际的青春期狂妄大梦?我们仍需要社会角色赋予的社会期待,包容并接纳异样的目光也是一种必要的成长。

就如村上春树写道:“我们注定不是草莓牛奶,在瓶上被打上永恒的标签。”我们是社会动物,被打上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的标签,但与其撕掉标签做自己,不如让那个标签贴在那儿,偶尔阅读一下上面的文字,用自己赋予的角色演绎出自己人生的这场大戏。

本文作者议论角度与众不同,他主要论述的是“社会期待”带来的负面影响——“社会期待犹如一张无形的大网,有时捆住你我”。编者觉得这样的论述角度选择不太妥当。如果一个人当了医生,那人们对医生的“社会期待”就是他能尽心尽责地救死扶伤,那么做好一个医生应该做的事,就是他的本分,他的职责所在——这就是医生这个职业“捆住”医生手脚的“绳索”。如果他工作之余还有足够的精力,那么他去做一些自己兴趣爱好的事,也无可厚非。但无论如何,医生是他的主业,我们应该倡导的是他应该尽心尽责地做好主业的工作,如果我们把“捆住”他的“绳索”解掉,那么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呢?说不定“晚上做某酒吧的驻唱歌手”会影响到他白天履行医生的职责,那么大家说这根“绳索”应不应该有呢?如果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那么作者所说的“面对社会上人的非议或指责,他们‘我行为素’;而对人们对他们的褒扬,他们一笑而过”的态度是可取还是不可取的呢?

作者还认为“为什么要让‘期待’来定义自己的人生?为什么要让‘角色’来限制自己的表演空间?”编者认为这种认识有失偏颇。作者在文章一开始就说,“人存在于社会之中,注定不会是一座孤岛,从而‘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角色”,编者认为,人既然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角色,那么每个人都对社会负有不同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负责地完成自己对社会应该负的责任,这样社会才能维系,我们的生活才能正常进行。如果大家都不让自己的社会角色“来限制自己的表演空间”,那么做教师的可以不教书,做医生的可以不给病人治病,科学家可以不研究科学……这样,我们的社会还像一个社会吗?

那么这篇文章出现了这样的基本观点的错误,原因在哪里呢?

第一,来自作者在对第二段引用的经济学家上综艺节目例子的误读。编者上网查了,上综艺节目《奇葩说5》的经济学家叫薛兆丰。薛教授在节目中用经济学理论来解读社会现象,普及了经济学知识,让人们见识到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可以说他上综艺节目不仅不是被社会期待这张“无形的大网捆住”,反而让人们对“社会期待”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做好科学普及,让科学更亲民更接地气,也是科学家的职责!

第二,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与上面那篇文章一样,观点都是作者自己拍拍脑袋想出来的,而不是从社会实际中概括出来的。

第三,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是作者把人对社会应该负起的责任,与“人生”划上了等号,所以他才会说“为什么要让‘期待’来定义自己的人生?”作者没有看到“人生”包含的内容比社会角色应该完成的社会责任丰富得多,就如薛兆丰教授,他在完成经济学研究的同时,也可以担任综艺节目的评委,普及经济学知识,当然他还可以做更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

编者认为,这道试题是引导考生思考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试题,是一道充满正能量的试题。作者反弹琵琶,弹错了调。观点有问题的文章是不应该被判为一类卷的。

附:薛兆丰上《奇葩说5》的介绍

(薛兆丰以)他的经济学家身份,真的在节目中《奇葩说5》发挥出了学者的作用。

薛兆丰始终在节目中强调,经济学不只是一门象牙塔里的学科,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他在节目中辩论时采用的角度,往往就是经济学的角度,而且从这个角度出发,会得到与往常截然不同的看待事物的方式。比如之前引起争议的论题“结婚前要不要把伴侣的名字加进房本”里,辩论的正反方更多是从情理的角度来探讨婚姻关系,而薛兆丰却一针见血地将婚姻比作家族企业,而加房本被他看成是“签合同”,听上去很冷酷无情,但却独辟蹊径地找到了对“加房本”这件事的解决方案。在薛兆丰看来,房本上写上对方的名字,其实就是飞机上给乘客配安全带,为对方做好最坏的打算才是最实际的关爱。

薛兆丰的经济理论用在感情问题上总是有奇效,另一段著名的论断来自于辩题“如果得知前人得新欢,有个鸡飞狗跳钮可以给他俩的关系制造一点麻烦,要不要按?”薛教授按照他一贯理性的立场,认为不应该按。而他的论点在于,之所以想去按这个按钮,是认为自己是前任真正的一生所爱,但在薛兆丰看来,所谓“世界上唯一的爱”这件事,本来就是不存在的。他提到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曾经给自己的侄子回信,这个侄子为了追寻一生所爱要放弃学业远走高飞,在米尔顿看来,从经济学的角度,“如果世界上有两个人是彼此的一生中的唯一,那么这两个人这辈子都不会见面。”其中的经济学道理是,在一大罐子的绿豆,假如彼此是唯一,那么两个人应该是两颗红豆,可能穷尽一生也未必能越过亿万个障碍的绿豆,找到和自己携手余生的红豆。大多数走入婚姻的人,是时间差不多了,人也差不多了,那么就是他or她吧。道理很残酷是吗?可是正是这种残酷,也许可以解开不少人的心结,学会放下执念,开启新的人生。这是经济学家薛兆丰的理性浪漫,也证实了用经济学的思维来反观人生,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论。

不过,一本正经的薛教授有时候也会拿学术储备开些小玩笑,幽默感也是棒棒的。有期节目里马东给出了一个很神奇的设问,“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个药丸,吃了以后可以让男的生孩子,你会选择吃吗?”我们的薛教授立马回答了“会吃”,至于为什么,他的答案却和任何的逻辑道理没有关系。他说这种设问本身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不可能的事,答应下来也无所谓”。这种混不吝的态度居然在经济学里也有解释,叫“理性胡闹”。真的是黑的都能说成白的,白的可以说成没有,见缝插针传递经济学的大神本神了。

综观薛兆丰在《奇葩说5》里的表现,可以说这季节目的最大亮点了。在略显疲态的辩论节目中,薛兆丰的出现如同一骑奇兵,用他自己的六脉神剑找出了节目的痛点,自成一体,难以攻防。而薛兆丰本人与综艺节目的结合,显得幽默感有余,又少了很多学院派的匠气,将一个经济学教授形象展示得立体而独到。他的这种媒介素养其实早就有迹可循,从去年开始,薛兆丰就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法律经济学教授的专业身份,在知识付费APP“得到”上开设专栏《薛兆丰的经济学课》,受到大量用户的喜爱,一度成为知识付费领域的标志性作品。

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二模语文作文范文

作文题:

人际边界是指人与人之间基于人性与规则形成的界限。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否具有人际边界的意识,对个人和社会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你对“人际边界意识”有怎样的认识?请就此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字。

作文范文:

刺猬如何相拥

纽约的地铁站台里有一块著名的告示牌,上面写着:请不要与陌生者对视超过两秒,请尊重人们的孤独。

这里的“孤独”未必是某种强烈的情感,而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状态,既人际边界。纽约这座超级城市的繁忙地铁站,其实恰是这个复杂,仓促,人来人往的现代社会的缩影。

人性深处本有着对于孤独和隐蔽的需求,这是人性安享心灵自由的本能,是人们面对现代社会多重现实多重角色所做的自我保护。越是喧嚣的现代社会,人们越需要在精神上沉静放松,与自己对话,否则便会在忙碌中迷失自我。可是在另一方面,这个社会运转的规则又要求人们协作,生活与工作往往充斥着大量的基于规则的协同与合作。人们在会议室交流,在酒桌上交谈,交际能力是在当今社会必备的生存技能。人性对孤独的渴望与规则对协调的要求二者形成了强烈的对冲,这二者的交接处形成了一道所有人心照不宣的红线,即人际的边界。

人际边界在保存了个人有专属的私密空间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使社会协调井然有序的进行,是现代文明的成果与个人的必备素养,对于个人精神世界的建立,对于不同个体价值与诉求的包容以构建和谐社会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人际边界是对于人内心世界的一种保护机制。人是一种对认同与理解有着强烈渴望的动物,绝对的孤独和不被理解的苦闷会在内心被放大,引起过激行为;而一旦与人相处,过于敞开了自己,将脆弱情绪流全部倾泄而出,则是一种对界限的无视,冲破距离感后,也许会换来他人的疏离,或增加了身边人的情绪负担。人际边界则可抑制这种无视他人感受的极端表达欲。人与人有分寸感的交流,尊重彼此内心的隐秘,并逐步确认双方观点的同异,逐步建立起信任,进而调整彼此的人际界限。人际界限不是牢笼,它并不是让人永远封闭疏离,它是增加了人之间的一层保护层。让人慢慢地、谨慎地建立联结,避免两只刺猬由互相吸引到彼此碰撞,身上的刺孔扎进彼此的身体。

这种个体间心照不宣的适度疏离,构建了文明社会尊重人、包容人的空间。我们懂得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片陌生之隅,便能够在群体合作时,将群体的共同信念与每个个体的精神世界彼此相融。不会如加谬的《异乡人》中那样,整个社会自以为是地对主角心中每一丝一缕个人的情感作审判,甚至施以刑罚,人际边界意识让社会营造尊重他人的氛围,个体自由意识获得保障。

其实人都像刺猬。我们既想要彼此靠近,享受人际之间的温情,又害怕互相刺痛。每个人的性格、价值观中都藏有一根根刺,我们清楚地感受到它的存在。两只刺猬注定无法相拥吗?不是的,只要他们起初间隔一定距离,让每根刺有舒展的空间,然后在缓慢地彼此靠近中,各自一点点调整每根刺的位置,最终便可紧密相融而不扎伤彼此。人之相与,也如刺猬相拥,人之间的边界不仅是一个机制安排,更多是一种文明。恰如有界,方能无界;恰如有间,方可无间。

刺猬尚可相拥,何况是人。

边界内外有自由

曾有人形容社会是一张网,种种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纷繁复杂,将人与人联结为一体。诚然,谁都不是一座孤岛,但人际关系需要分寸。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能孤独自处的安全距离,对于外界而言,这便是人际的边界。

中国人是人际关系比较紧密的民族,在这样观念的影响下,很多人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却忽略了人际边界的存在。如今的年轻人常被批评冷漠,与父母长辈等上一代人的处世观念产生了很大冲突。但其实,这种特定于人际关系上的“冷漠”,从一方面来看恰恰印证了现代人对于人际边界意识的建立与需求。不仅仅是年轻人开始抱怨逢年过节时亲戚朋友家的“熊孩子”在自己家中“大闹天宫”,更多的人都开始意识到“人际边界”的意义。当安坐餐厅愉快用餐时,旁桌“高谈阔论”的喧哗声会令你皱起眉头,这是个人言行失了边界;当无意中听到别人谈论你的家长里短时,你会暗自气愤,这是信息交换失了边界;当一个交情不深的朋友来找你托关系帮忙时,你会烦闷不已,这是利益索取失了边界……人际边界之重要,可见一斑。

然而还有一种边界,即是思想的边界,更易受到忽略。朋友对朋友的批判,父母对儿女的教导,都可能在无意中超越了思想上的人际边界。我们或许会认同人各有不同的思想观念,却会在看到他人行为,听闻他人意见的过程中,忍不住用一根自己心中的标尺加以衡量,从而对是非好坏下一个定义。往往,一些键盘侠便是以此逻辑对他人展开党同伐异的。但思想是否有一个唯一的评判标准呢?“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之本源”,假如无谓对错,那么最容易客观理性的方法就是告诫自己:“他与我无关,我无权评判。”须知,人际边界并非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而是在隐私、个人的小区域上保持“不插手”原则,不突破人际边界,便是给予他人最大的自由。

究其本质,人际边界所维护的自由正是基于尊重。尊重的实质,并不落在口头,而在于周全的考虑与小心翼翼的行动。如梁晓声所言:“教养是无需提醒的自觉,有限制的自由,为人着想的善良。”在人际关系中,人际边界正是自由的限制,同时也是自由的保障。边境内外,方有自由闪耀。

我们需要人际边界

社会是由无数个体相互联接、彼此影响而组成的人际网络。作为社会网络中的个体,人们在与他人产生接触的同时,又存在个体的界限,这种基于人性与规则的界限就是人际边界。

人际边界是明确每个个体的私人领域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意识,它不仅包括普遍意义上的规则,如心理学中对人际交往亲密距离的划分,更带有人性的主观情感色彩,使每个人的人际边界并不是规则的几何图形,而是因人而异的曲线。这样的边界意识,使我们在无限延伸的社会网络中拥有私人的一隅,给自己的内心一片容身之地。

然而,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网络媒体的入侵正逐渐摧毁我们的人际边界。社交平台使我们得以轻易窥探他人的内心世界,媒体直播拉近了人们与他人生活的距离。蜂拥而至的信息模糊了人们的边界意识,个体的隐秘的一隅裸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或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

没有人际边界的意识,人们会过分参与、甚至干预他人的生活,进而被他人异化,丧失自我。人际边界就像剧院里的帷幕,遮掩了另一边喜怒哀乐的生活。而当我们掀开了这一层幕布,观赏他人生活的戏剧时,我们既成为观剧者,又是被观赏者。在网络直播横行的当下,我们原本的生活轨迹在他人的影响下逐渐偏移,受到与自身不同的另一种生活的牵引。因而,失去了人际边界的保护,我们将被他人的生活所异化、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逐渐丧失自我,迷失与形形色色的舞台剧中。

这样的现象,是个人的异化,却是社会的同化。社会将趋于单一性,形成统一的声音。没有人际边界的意识,意味着人们彼此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也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社交平台为我们翻越人际边界的高墙提供了梯子,我们得以更轻易的看到他人内心的声音,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改变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人们的思想趋于同化,社会上形成趋同的观点。人际边界的消失,让思想意识的传输更加容易,也让社会成为个体的放大,失去其多元性。

诚然,我们应当具有人际边界的意识,但过分强调人际边界,一味与他人拉开距离,忽视其中人性的部分,会造成人与人的疏离与隔膜。泰戈尔曾说过:“完全理性的心,就像一柄锋利的刀刃,会让使用它的人流血。”对他人的一切都置身事外,仅以自身理性看待,便会造成如今老人摔倒无人去扶人,人人担心被欺诈而避之不及的冷漠,社会将失去人性的温情。

因此,在当下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不要遗忘人际边界的规则,又要保护好其中的人性不被泯灭。以人际边界划分内心的领地,才能更好的与社会相融。

人与人之间的屏障

人际边界是指人与人之间形成的界限。这个界限是区分“我”与“他”的,随后延伸至“我”的从属物品与他人的从属物品间,而后渗透到自己与他人的思想与情感间,于是,“人际边界意识”在人与人之间树立起一道广阔的屏障。

人际边界意识的产生,缘于人性与社会的因素。“我”与“他”的不同,先天被赋予人权之中。告诉自己与“他”是相互区别、相互独立的存在,而社会的产品离不开私有性。这种观念把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和分隔延伸,因而形成了如今我们认识到的人际边界意识。

人际边界意识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关键因素,它对社会的存在有基础的作用。它是私有制形成的观念,它在教导人不去侵犯、打扰他人的同时,也维护了自己拥有的权利和独立人的自由。因而,每个人的劳动、生产,与此同时全人类的财富便增长了。如果没有人际边界意识,人们将陷入无尽的争吵、冲突之中,社会生活因财物的归属问题将被迫停滞,由此可见,人际边界意识对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固然,人际边界意识积极,作用巨大,可是将其使用过度亦将产生问题。

对于个体而言,当他的人际边界意识过强,就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最终因孤立而产生无力感与茫然。适度的人际边界意识给自己留下空间,同时也给别人留出余地与隐私。但当他过于强调人际边界,他或许就变得无比的自我,一切行动都出于自己考虑,而这道屏障又将光与新鲜空气抵挡在外,他被囚禁在自己的思虑之中,被自己消极情绪所困扰折磨,他将止步不前。

推而广之,过度的人际边界意识将会在社会中制造灾难,它使人们变得冷漠,造成人人自危的局面。近年来,关于老人摔倒扶不扶的争论不止。固然。老人碰瓷的行为绝不值得同情,但无人愿扶老人的情形却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卢梭说,人类先于理性存在的有两个本能,其一为自我保存,其二为见到同类受苦时自己产生痛苦情绪。如今人与人之间的屏障严密至此,以至人为地规避风险,宁愿遏制天性,抛弃道德。当人们过于重视他们之间的屏障,社会便成为一座座孤岛,其中的人们虽处于人群中却愈发孤立无援,这不是相当可悲吗?

我们常说,“距离产生美”。因而屏障是必不可少的。但当我们使屏障变得无比高大严实时,我们便将自己锁在了黑暗之中,同时把人与人之间的爱和我们推崇的道德关在了外面。人际边界意识便是这样的一种屏障,让我们安于它“低矮”的样子,把它放在距离适中之处吧。

为他人留出空间

诚然,社会是由繁密交织的无数关系所组成和建构的,人人皆于其中存在和发展。但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个体,拥有也理应拥有着自我的生活与思想空间。因而,“人际边界”这一概念得以提出,即人与人之间基于人性与规则形成的界限和边界。

现代社会和现代科技的大跨步式发展,带来的是物理意义上的隔阂日趋模糊,人们得以充分交流和沟通。然,人际边界意识如若未被重视和强调,这种交流便会超限为某种“侵入”,使人们的自由空间被挤占的(得)愈发狭隘。

是故,强调人际边界意识,必然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命题。

人际边界意识的缺失,实际上是一种世界观的不成熟,一种自我中心。始终以自己为主体出发,看待和干涉他人的生活,全然忽视个体的差异性。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受到主体经验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于是不可能全面深入地真正理解另一思想。所以只有为他人保留空间,才能避免这一错位的发生,从而建立起互不干扰、但正因存在空隙和距离而更为稳固和紧密的人际关系。

除开社交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为每个个体创造一定的思考、生活、审美空间,自然有利于思想的充分发展,进而使社会思想多元化,成为一个众声喧哗、充满生气的时代,而不是一谭死水。若将“边界缺失”这一情况推到极端,我们所看见的或许就会是精神的“独裁”,这种恐怖,我想,是不言而喻的。

“人际边界”的另一体现则更为具体可感。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与隐私不再私密,每个人都可以依照数据记录被从屏幕后还原出来。此时,人际边界意识则是整个社会建立安全感和信任体系的重要来源。这一意识的缺失,必然引发公众信任体系的动荡和崩溃,不安全感的爆发,以至(致)影响社会的稳定性。

由此可见,人际边界存在于一切人所居处,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眼下愈发流动和透明的社会中尤甚。为他人保留空间,也就是为自己保留空间,使每一个体获得自由生长的权利。

尊重人际边界

人际边界,是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它是隐私的内心深处的“护城河”,是个人自由的保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自己与他人的人际边界。

人际边界的形成与维护有赖于规则与社会秩序。在没有规则的过去,人际边界是模糊的,脆弱不堪的。但今天我们终究在当代社会拥有了人际边界并确立了规则来维护它,这个事实证明拥有人际边界是人性的需要,同时,也有助于社会进步。

从最基本的个人需求而言,拥有人际边界令我们每个人都更加自在,它确保了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如果人际边界被突破、被践踏,那将带来抑郁与痛苦。随着当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如果缺乏规则制约,那么个人边际的突破变得轻而易举。电影《搜索》就向我们展现了,受“人肉”与网络暴力的平凡女生走向自杀的鲜活例子。因此,从个人角度出发,我们一定要尽力维护好每个人的人际边界,让人们都不要因为不合理的冒犯而受伤。

更进一步说,人际边界的维护和尊重更是于整个社会有益的理性选择。如果每个人都不再拥有人际边界,私下的言行都被他人所监视,宛如《》中老大哥掌控下的世界,每个人都对他人的任何想法与作为了如指掌,隐私成为了笑话,一言一行都受到别人的指摘、评论,那么人人都势必会在求同的恐惧中泯灭个性,泯灭创造,变得愚昧而麻木。社会成了一潭死水,创新与进步又到哪里去寻求呢?

对人际边界的侵犯愈盛,则创新与思考的成本愈高,则社会愈会停步不前。当我们打破别人的人际边界时,我们可能是出于好奇,也可能是因为希望别人都接受自己的看法。然而世界上没有什么唯一的真理能给予我们打破个人边界的权力,这样做是对社会不负责任。正如梁文道在评价时代弊端时提到:现在的时代,许多人都希望别人一定能接受自己的观点,但问题的关键其实是“懂得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

总之,尊重个人边界,既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背后体现我们对别人的认可与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边界与融合

随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似乎被无限拉近,然而在融合的大势中,人们却应当保有基于人性与规则形成的人际边界,如此对个人和社会均有所裨益。

具有人际边界意识即指保持人与人之间恰到好处的距离。如同寒冷中的刺猬抱团取暖,保持一个既可感到温暖又不至于扎伤对方的距离。因而距离与融合并不是不可兼得的,甚至可以说是人际边界形成了坚守与尊重——促进个人协调与社会和谐的基础,是边界清晰了我们的认识,提供了“和而不同”的可能性。

这对于个人发展如此。古代就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说法,或许这并非疏离,而是在具有人际边界意识上的坚持自我观点与尊重对方看法的统一,使得君子之间得以理解与尝试接纳不同。就像王安石与苏轼虽然政见不合,却依旧怀有对对方才干的认可。这种友情,岂非比小人之间表面上情浓于水实则各怀鬼胎来得真切?可以说是人际边界意识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而对于整个社会更是如此,而如今社会也更迫切需要在融合中确立人际边界意识。网络诚然是拥有连接不同个体的好的本意,可人们有些网络上的行为却似乎不断跨越着人际边界。对于事件当事人的无休止的人肉,对于不同观点无止尽的谩骂,对于公序良俗的忽视,这已经是彻彻底底对于人性与规则界限的漠视了,结果便是不但没有促进理解,然而加剧了分崩离析。只有树立人际边界意识,才能使人们注意到自己行为的度,而非以肆意冒犯他人为乐。进一步而言,才能将平等观念取代自我中心和随波逐流,促进社会的多元化。

其实最阻碍融合的本就是毫无边界而非具有边界。如同混合颜色,不假思索全部混合一起的黑不叫融合,叫破坏,而调色盘上格与格的分离与适当的调配才叫融合。没有边界,人性的恶和看似自由的混乱将被合理化,人们只能在不自觉地伤害他人与自己中沉沦。而有了人际边界,人们知道了人性善恶与规则意识,知道了进更明白了止,从而得以执笔绘出最理想的色彩,是边界促进了融合也稳定了融合。

传说人们本相互理解着建造通天之塔,遭到天罚使人们因为语言不通而分隔。但或许这本就是最好的结局。人与人之间毫无间隙本非理想,因为有了人际边界,人们才想着去融合,因为有了人际边界意识,人们才能在恰到好处的距离中演奏出和谐的乐章。

亲密有间

人际边界是指人与人之间基于人性与规则形成的界限。

人际边界在现代社会显得尤为明显,人与人之间不再像以往一样亲密无间,每个人都更乐意自己做好自己的事,这也是现代价值观所赞扬的,而不是期待别人跨越界限的帮助。人与人之间有着一定的距离感,并且我们也学会了自得其乐。

这种人际边界意识的形成,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是脱不了干系的。《乡土中国》中提出古代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