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九卿包括哪些官员,其制度正式形成又是在什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问答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36928.html

说到古代官制的时候,三公九卿这一称呼屡屡被提及。三公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官职,但其概念较为容易理解,即中央机构中三个级别最高的官职。以西汉为例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而九卿这个称谓就较为含混不清了,到底哪些官属于九卿?或许很多人一时说不上来。

九卿之名,古亦有之,《汉书·百官公卿表序》中谈及先秦职官时云:“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为六卿。又立少师、少傅、少保,是为孤卿,与六卿为九焉。”

这里指明,天、地、春、夏、秋、冬六官与少师、少傅、少保三孤为九卿。西汉初期承袭这种官职,以中央事务机构首长为九卿。不过,当时中央事务机构首长并不止九个。因此,对于九卿的标准就有了另外一种说法,即“二千石卿”,即俸禄达到二千石皆可称为卿。

西汉时期二千石的官职不算多,大致如下:

奉常:汉景帝时更名为太常,掌宗庙礼仪,因主管礼仪及教育,因此在二千石的官员中,除了御史大夫外,其地位最高。

郎中令:秦官,武帝时更名为光禄勋,掌宫殿门户。平时除侍奉君王外,主要学习礼仪和典章制度,随时准备应选,以补职事官之缺,因此光禄勋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卿号。

卫尉:掌宫门卫屯兵。卫尉的设置,以宫为单位,除未央宫外,还有长乐宫卫尉、建章宫卫尉、甘泉宫卫尉,各负责所在宫的安全守卫。

太仆:秦官,掌管车马、负责御用、驿用及军用马匹的繁殖、训练和管理,也是很重要的卿官。

廷尉:秦官,掌刑律的执行,负责监狱的管理,其地位不言而喻。

典客:秦官,武帝时改为大鸿胪,主掌接待,但并非是正式的外交机构,因此虽然级别很高,但却算不上是很重要的卿官。

宗正:秦官,平帝时更名为宗伯。掌皇帝亲属,皇族犯法若服徒刑,即集中到司空处执行,不与一般犯人混杂。

治粟内史:秦官,武帝时改名为大司农,掌国库钱粮及政府财政收入,相当于后来的户部尚书。这个职务在武帝时期极为重要,如桑弘羊在大司农任上多所创建,影响十分深远。

少府:秦官。掌山地海泽之税,直接供奉君主,后来也逐渐移为军国费用。

中尉:秦官,武帝时改为执金吾,掌京治安,因而也是很重要的卿官。

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上面介绍的二千石职官总数为十个,与九卿的“九”字似乎不合。实际上,西汉时期,二千石的官员远远不止这么多,还有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将作少府、詹事、将行、典属国、水衡都尉、内史、主爵中尉。如果不算上武官,俸禄在二千石的官员共有19个。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西汉时所称的九卿,只是古代官制的一种比附,九卿可能包括许多重要的卿官,其数绝对不止于九。东汉以后,有学者刘照著《释名》,关于九卿给出了另一种解释:

“汉置十二卿:一曰太常、二曰太仆、三曰卫尉、四曰光禄勋、五曰宗正、六曰执金吾、七曰大司农、八曰少府、九曰大鸿胪、十曰廷尉、十一曰大长秋、十二曰将作大匠。”

刘照认为西汉的九卿实际包括十二卿。这十二卿中,前十卿均为二千石卿,没有什么问题。但后二卿为从二千石中选出,而且没有说明理由,实在让人怀疑。

为了对上九卿的“九”这个数字,到了东汉中期,才开始正式形成制度。其分配原则遵循“一公管三卿”,即太尉管太常、卫尉、光禄勋;司徒管太仆、鸿胪、廷尉;司空管宗正、少府、司农。也就是说,西汉时期并无严格的九卿制,九卿制只能与三公制配套并存,其正式形成,也只能在东汉时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