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饮食忌口 http://m.39.net/pf/a_4924134.html现代修缮的侯官市古建筑
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是那样平静安详、波澜不惊,可谁曾想到在历史上,是名噪一时的县城聚居地;定格在历史上某一时空段位上的繁华集镇——它就是福建福州府管辖二县之一的侯官县。
历史的喧嚣与繁荣,早已被时间消磨的烟消云散,但它镶嵌在历史阶段时光定位中的兴盛发达过往,令人追思怀念和探秘。
一、回忆探秘历史前朝过往、深度剖析出福州府辖境中的侯官县
且看《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六记载:
福州府东至海岸百九十里,南至兴化府二百八十里,西南至泉州府四百五十里,西至延平府四百有五里,北至福宁州三百四十五里。自府治至南京二千八百七十二里,至京师六千一百三十三里。
侯官码头
府西阻重山,东带沧溟,南望交广,北睨淮浙,亦东南一都会也。然而延、建诸郡,控我咽喉;福宁一州,扼我项背;兴、泉诸郡,伺我肘腋。
扬帆突至,则有海道之虞;逾险飙驰,实切上游之惧;封疆不可凭,山溪不足恃,国门以外,皆战场也;三山之险,诚不在近郊,而在四境矣。宋蒋之奇曰:八闽之地,长乐郡名为冠。
以其地肥衍,民殷富,而滨海足以自固也、噫!是岂折冲之长策哉!
闽县附郭在府治东南,汉置冶县,属会稽郡,后汉改侯官县。
三国吴属建安郡。晋太康三年,析置原丰县,为晋安郡治。沈约云:省建安典船校尉置也。宋齐时属晋安郡,梁曰东侯官县,仍为郡治。隋郡废,复改县曰原丰。开皇十二年,又改为闽县。自是州郡皆治此。五代唐长兴四年,王氏改为长乐县。清泰二年,复旧。晋天福六年,复曰长乐。吴越得之,仍曰闽县。宋因之。今编户百十八里。
侯官市古建筑群落
候官县附郭在府治西南,汉为治县,后汉曰侯官县。晋属晋安郡、宋为郡治,齐因之,梁、陈间省入东侯官县。
唐武德六年,复析置侯官县;八年,省。长安二年,复置;元和三年,又废。五年,复置;五代唐长兴四年,王氏改为闽兴县。清泰二年,复旧、宋因之。今编户百八十里。
侯官故城府西北三十里。
后汉末,置侯官县。或曰在府西境梁改置东侯官县,以侯官并入焉。唐武德中,复析闽县置侯官县,盖治于此,逼临江浒。贞元五年,为洪水漂没。八年,迁入州郭。今故址名侯官市,亦曰侯官阁。五代晋开运二年,南唐陈觉擅命攻福州,自剑州缘江东下,李仁达将杨崇保帅舟师拒之,觉等败之于侯官,乘胜进攻福州西关,为仁达所败,此侯官也
侯官村中的侯官市古建筑
怀安废县在府治西北。本闽县地。宋太平兴国六年,析九乡置怀安县,初治芋原江北三十里。咸平二年,移治石,广故驿为县治,东南去府城二十五里。元至元二十二年,迁于县西,寻复故。明洪武十二年,移入郭内。万历八年,并入侯官县。
在唐长兴四年,侯官县又改为闽兴县,到太平兴国六年却分出个怀安县;辖九乡之地,起初县地在芋原江北三十里。
一直到明洪武十二年,移入侯官县境内,并入侯官县辖境,唐贞元八年才迁入州郭,即从城府西北三十里往内迁移,改叫侯官市,亦称呼为侯官阁。
侯官古代建筑
这是明代地理学家顾祖禹写的地理环境及軍事方面的奇书,写得非常详尽细致入微,大到日月星辰、小到山川河流;其中驿站关卡古道也写突出异常细微,无所不包、无所不在。
再看一下顾祖禹其人事迹
顾祖禹字瑞五,号景范,南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今江苏无锡人),生于明崇祯四年(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年)。由于久居无锡城东宛溪,被学者称为宛溪先生。他自幼聪颖过人,好学不倦,背诵经史如流水,且博览群书,尤好地理之学。
崇祯十七年(年),清兵入关,顾祖禹随父避居常熟虞山,长期躬耕授业,过着“子号于前,妇叹于室”的清贫生活。虽如此,亦耻于追名逐利,走入仕途。相反,选择了以著书立说为手段,以图匡复亡明的道路。秉承父亲遗命,立志著述《读史方舆纪要》,“盖将以为民族光复之用”。
明代顾祖禹写的《读史方舆纪要》
自年始,他边教私塾,边开始《读史方舆纪要》的著述。
年,三藩起兵,顾祖禹只身入闽,希望投靠耿精忠,借其力达到反清复明的目的,但未被耿精忠收用,只好重返故里,继续撰写《读史方舆纪要》。康熙年间,虽曾应徐乾学再三之聘,参与《大清一统志》的编修,但坚持民族气节,不受清廷一官一职,书成后甚至拒绝署名。在此期间,顾祖禹利用工作之便,遍查徐氏传是楼藏书,为《读史方舆纪要》的修撰,积累了大量资料。
经过30余年的笔耕奋斗,约在康熙三十一年(年)前,也就是顾祖禹60岁左右时,终于完成了这部举世闻名的历史地理巨著。
二、古代侯官县中的镇国宝塔
镇国宝塔位于福建省闽侯县上街镇侯官村西首,在闽江边上,亦称“护镇塔”,是侯官古镇和码头的标志。
侯官村镇国宝塔
具体建筑年代已经不详,从地宫出土文物估计,建于五代闽国。塔为楼阁式石构实心塔,花岗岩质地,四角七层,通高6.8米。单层须弥座,四角雕刻力士。塔身每层各面均雕刻有佛龛佛像和团窠花卉。塔檐刻瓦垱和瓦垅。一层东面楷书铭刻“镇国宝塔”四字,字径10厘米。因年代久远,塔出现倾斜。年由县文物部门负责维修,落构重新砌筑扶正,并在四周置石栏杆。维修中,从塔基地宫中出土有五代的青釉罐、开元大铁钱、铜镜、舍利子、玛瑙珠等文物
年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当地部门已重建侯官码头、镇国宝塔公园、恢复古建筑侯官市模样,历史的原貌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探寻历史足迹、挖掘、整修遗留宝贵文化才富和遗产,是后辈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侯官码头镇国宝塔
二、古代侯官市侯官村码头与现代侯官港
侯官港位于闽江下游的上街镇侯官村(古称侯官市),距马尾31.4公里,距南平.8公里。
侯官码头在唐武德六年(年)就已开港,是闽江流域早期港口之一,亦是当时侯官县衙所在地。在侯官临江的坡地上,建有1座7层护镇石塔,千年以来被视为侯官港的标志。民国时期,凡福州西行的轮船均要在此靠泊运载旅客,装卸货物。
侯官港区范围东起荆溪镇永丰,西至甘蔗镇青岐,岸线长达16公里,水域江面宽阔,宽度~米,常年水深在1.5米以上。陆地包括上街镇侯官、荆溪镇永丰、甘蔗镇墩园洲等地,面积6.8平方公里,吨级泊位3个。
侯官码头
侯官港其他自然条件较好,气候温和,平均气温20℃,降水量毫米,全年平均雾日仅9天。侯官港的荆溪、甘蔗作业区还有三大优势:一是铁路优势,外福铁路设有2个火车站,年货物吞吐量达20万吨;二是公路交通优势,北有省道线,南有国道线穿过港区通往经济腹地;三是经济开发区优势,港区紧靠荆溪的福州市农业科技园区和上街经济开发区。
以化肥、水泥、制茶、竹编、陶瓷、地材、水果加工和副食品生产为主的国有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和农业生产基地相继建立,年产值达2.3亿元
港区有船舶余艘,荷载量吨;有搬运装卸企业3家,人员余人,年货物吞吐量达万吨。
侯官江岸码头
侯官泊区有货物码头1个,可泊50吨级货船5艘,主要运送上街开发区建设及民用建筑需要的河沙卵石,年吞吐量约15万吨,杂货年吞吐量约万吨。高水位客船码头1个,可供吨级轮船靠泊,主要供丰水期船舶停靠。渡口码头1个,作为横江渡船及客班船停靠。
甘蔗泊区在洲大屿,有码头5个。客船码头1个,常年可靠泊吨级轮船1艘;横江渡船码头1个,可泊60客位渡船1艘;杂货码头1个,主要为化肥、矿石等在此装船运输,年年吞吐量5万吨;其他2个是建材堆场码头,年吞吐量亦达7万吨。
侯官村江边码头
永丰码头共有建材、客船码头2个,年吞吐量为2万吨。
三、古代侯官市中螺女庙与《田螺姑娘》传说
《田螺姑娘》原出《搜神后记》:晋安帝时,侯官人谢端,少丧父母,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至年十七八,恭谨自守,不履非法。始出居,未有妻,邻人共愍念之,规为娶妇,未得。
端夜卧早起,躬耕力作,不舍昼夜。后于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壶。以为异物,险以归,贮甕中。畜之十数日。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汤火,如有人为者。端谓邻人为之惠也。数日如此,便往谢邻人。邻人曰:“吾初不为是,何见谢也?”端又以邻人不喻其意,然数尔如此,后更实问,邻人笑曰:“卿已自取妇,密著室中炊爨,而言吾为之炊耶?”端默然心疑,不知其故
螺女庙石碑文
后以鸡鸣出去,平早潜归,于篱外窃窥其家中,见一少女,从甕中出,至灶下燃火。端便入门,径至甕所视螺,但见女。乃到灶下问之曰:“新妇从何所来,而相为炊?”女大惶惑,欲还甕中,不能得去,答曰:“我天汉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为守舍炊烹。十年之中,使卿居富得妇,自当还去。而卿无故窃相窥掩,吾形已见,不宜复留,当相委去。虽然,尔后自当少差。勤于田作,渔采治生。留此壳去,以贮米谷,常不可乏。”端请留,终不肯。时天忽风雨,翕然而去。
端为立神座,时节祭祀。居常饶足,不致大富耳。于是乡人以女妻之。后仕至令长云。今道中素女祠是也。
新建成的螺女庙
这则故事源自民间古代传说《田螺姑娘》,而《搜神后记》明确指出,在晋安帝时代,有个侯官人,名叫谢瑞,是个孤儿,由于勤劳憨厚,感动上帝,帝遣白水素女来报答天恩,因谢瑞恭慎自守,以素女权为守居烹炊;以十年为限,谢瑞得富贵娶妻后自动离去。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勤俭持家,才能带来好运终成正果,喻男女相爱中的有情人,但他们没有最后的归宿,也就没能成为眷属,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后来谢瑞为了感恩田螺姑娘的守舍炊烹之恩,立为神座、设素女祠,即螺女庙来祭祀之。
四、古代侯官市中的城隍庙
侯官城隍庙始建于唐武德年间,距今已有1多年。整座城隍庙建筑面积约有1平方米,坐北朝南,面阔三间,抬梁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雄伟奇峻,布局十分严谨。难得的是,城隍庙虽几经修缮,但唐代的圆柱及柱础、宋代部分梁柱与构件,都完整地保留下来。
侯官村城隍庙
前不久上街镇侯官村还入选第一批福建省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古村落”名单,成为福州唯一入围该名单的古村。
侯官市城隍庙
侯官县历史的足迹虽然离我们远去,但它辉煌的前程往事,却激发后辈人努力去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