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击败了匈奴的汉朝,为何没有迎来另一个巅峰 [复制链接]

1#

引子

公元前52年,呼韩邪单于被其兄郅支骨都侯单于击败,率领南匈奴降汉。

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在甘泉宫谒汉宣帝。

从汉高祖时代白登之围的汉匈势均力敌,到如今的投降觐见。这场从公元前年开始的战争,整整持续了年,最终以汉王朝的胜利而告终,此时的大汉走向了自己的巅峰。然而这巅峰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仅仅50年过去,汉王朝被腰斩成两半,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强大的汉王朝宣告了自己的结束。匈奴被击败,四夷臣服,在外部极其有利的环境下,汉王朝并没有迎来自己的另一个巅峰,反而快速地从顶端滑落,其滑落的速度也是令人相当震惊。

公元前53年,皇太子柔仁好儒,见上所用多文法吏,以刑绳下,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

汉宣帝一语中的,从汉元帝登基开始,一直到王莽篡汉,政府的改革核心便一直朝着周政在努力。最终的结局便是改垮了朝代,绿林、赤眉起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实际上改革没有错,往周政的方向改革也不一定错。汉朝的各项制度继承自秦朝,法律等律例会相当严苛,逐渐放宽各种条例有利于重新激发社会活力。事实上,汉朝也会不定期地进行法律条例的删减。那么,汉朝后期的改革到底是错在了哪里?错的是没有抓住社会的主要矛盾,当时的社会矛盾已经从匈奴转移到了内部,即皇权与豪族之间的矛盾。政府改革的核心点应当是抑制当时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危机,减缓社会矛盾,然而当时的政府并没有这样的能力来抑制豪族的土地兼并。

豪族

豪族,是指地方上有势力的氏族,也做豪门大族。秦汉时期,豪族地主是一股很大的势力,甚至对朝廷形成威胁,有"宾客为盗贼。发,辄入高氏,吏不敢追"。必要时朝廷会采取镇压的手段,"诛瞷氏首恶,余皆股栗"。

这一群体的大发展是在汉武帝时期,武帝朝连年不断的汉匈战争,导致政府国库空虚,政府为了支持对匈战争,不得不加大收税的力度,导致农民苦不堪言,一部分失地农民抛弃土地,占山为王,对抗官府;而另一部分则投奔到了豪族门下,成为佣农来免税。这些被空出来的土地自然也就成为了豪族的盘中餐,豪族由此不断壮大。

武帝末期的时候,天下户口减半,这减半并不是打仗打光了,而是相当一部分被豪族隐匿了起来。汉光武帝刘秀能取得天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拉到了渔阳豪族的关键投资--“渔阳突骑”,从而开启了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清盘之路。

汉武帝时期,为了抑制豪族的发展壮大,便将各地的豪族迁入长安茂陵,加强对豪族的控制。这些人因为被迫迁出,会在当地留下大量的权力真空,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武帝一直到宣帝,对于豪族还是可以压制的。

豪族的不断发展壮大,自然会有一天跟官府结合,成为地方极其重要的势力,形成尾大不掉,进一步威胁政府的税收,导致财政危机的加剧。公元前12年,王商去世,红阳侯王立本来是大将军位第一继承人。结果,被人举报了经济贪污问题,与大将军位失之交臂。王立之前让南郡太守李尚开垦了几百公顷的荒田,但是其中一部分原本由百姓开垦过,王立将其全部占为己有。更骚的操作是,王立上书说这地是新开采的,转手卖给了国家,其中的差价在1亿钱以上。掏空国家的手法令人叹为观止,中央政府的高官都能搞出这样的操作,地方政府就更会肆无忌惮。

每一个王朝后期,财政危机都会是一个如影随形的恶魔,不断地让王朝失血,直到崩盘。财政危机如果出现长期化的趋势,不断出现的天灾,危机便会从量变到质变,让王朝崩溃。公元前29年四月,黄河发大水,导致金堤溃决。清河郡都尉冯逡上书建议整治黄河的支流屯氏河,防止黄河在将来出现更大的决堤。中央政府派人去巡视,巡视的结果是:当前国家财政困难,暂时不去疏通。三年后,黄河在馆陶和东郡的金堤决口,淹没了四个郡,三十二个县。

财政危机出现后,汉王朝此时一定会怀念一个群体--能吏。

能吏

历史上著名的汉朝能吏张汤,提起来就会不自觉地被划为坏蛋一类,主要是这个群体经常会做一些“脏活累活”,导致人们对于这个群体都比较反感。实际上,能吏这个群体更多地出身是刀笔吏,因为精通政府律令,多是担任监督检查以及狱吏一类的职位。能吏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相当于人体的白细胞。用得好,有利于社会稳定,国人遵纪守法,政府官员不敢乱作为。对于豪族来说,能吏也是其眼中钉。能吏,在汉武帝手上那就是一把快刀,锃锃发亮。但是,我们从元帝开始,资治通鉴中几乎是看不到这个群体的有关记载。

“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最关键的因素。”元帝的登基,标志着这一群体在汉王朝中,逐渐地退出舞台中央,沦为配角。能吏这个群体优秀者一般都会去担任御史大夫这个职位,御史大夫主要有两个职能,一个是作为丞相副手处理政事,因此有副丞相之称;另一个则是作为监察机构御史台之长,负责监督百官,尤其是丞相,也做权力制衡之用。然而在公元前5年,作为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竟然被一度撤销,一个国家竟然没有了监察机构。尽管三个月后,御史大夫重新被设置,但这却是一个标志:权力这头猛兽从囚笼中被释放了出来。

汉成帝

历史往往会出现一些随机事件,但正是这些随机事件往往又会改变历史的走向。

公元前51年,太子刘奭迎娶王政君,汉王朝迎来了超长待机的皇后。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她的寿命竟然活过了汉王朝。王氏因她而兴起,也因她而败。说来也奇怪,努力多年都没有能生下孩子的刘奭,结果在王政君身上,一发命中,生下长子刘骜。

公元前48年,刘奭继位,是为元帝。封王政君为皇后,王政君的父亲被封为阳平侯。我们没看到王禁在历史中有多大的功劳,然后就被封为了侯。即使是在汉武帝刘彻登基出过大力的田蚡,太子刘彻继位后,田蚡也仅仅是被封为了列侯。这说明,到元帝时,高祖时传下来的“非刘姓不得王,非功者不得侯”的盟誓已经被践踏得所剩无几了。

公元前33年,刘骜登基,是为成帝。成帝在登基后,直接封了几位舅舅侯爵,王氏家族一门五侯,王氏家族进入全盛时期。从王凤开始,一直到王莽结束,王家出现了五位大将军(摄政)。陡然富贵,整个家族开始了夸张的狂飙,王家的权势甚至大到了可以直接驳回皇帝任命的地步。

公元前24年,王凤掌管国家大事,左右的人向汉成帝推荐光禄大夫刘向的小儿子刘歆,为人明白事理,有卓越的才能。汉成帝召见后,刘歆向汉成帝诵读了一些诗歌,成帝一高兴就想任命他为中常侍,可以出入禁中。这授予官职,仅仅读了两首诗,就被授予了中常侍,这任命也太草率了点。这要是按照现在的标准,读小学二年级的我,感觉也能去成帝都博个官职。

结果在授予官服的时候,左右的人建议成帝去问问大将军王凤,王凤认为不可以,任命就被废止了。不仅仅是核心的王凤,整个朝廷都充斥着王氏的子弟,比如卿、大夫、侍中、诸曹。

伴随着权力的巨大加持,王家开启了无底线的炫富。

公元前18年,成都侯王商生病,想要去明光宫避暑,后来没去,直接干起了大工程,把长安的城墙凿穿了,把上林苑的沣水引入到自己庭院里,歌舞团样样配齐。有次汉成帝微服私访,路过曲阳侯王根的宅院,整个宅院的规制直接就仿制了未央宫的白虎殿。

就在整个家族飘飘欲仙的时候,王家也有一位标标准准的“三好青年”,就是这位“三好青年”,亲手将西汉王朝送进了棺材,可惜的是棺材板没压紧。

王莽

王莽一出场,就是在照顾生病的大舅-大将军王凤。他在照顾王凤时,可谓是无微不至。为了侍奉王凤,自己不仅亲自尝药,还把自己弄得蓬头垢面。当自己其他的堂兄弟都在斗富挥霍无度时,王莽表现的鹤立鸡群,言行恭敬谦和,勤奋好学。不仅照顾寡嫂,还将大哥王永的儿子王光当亲儿子对待。

王莽作为家族二代中的佼佼者,尽管在官场上不太如意,但是其人格魅力,为他积累了巨大的人望,也为日后的篡权埋下了伏笔。

王莽作为标准的“三好青年”,在一开始对于汉朝的篡权并没有想法,只是后来没想到汉哀帝留下的权力结构坍塌得太快,导致权力道路上的绊脚石全都被搬走了,自己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公元前7年,贡献了无数花边新闻的成帝永远地离开了大汉人民,由于赵氏姐妹的狠毒,成帝无子。元帝的庶孙,成帝侄子刘欣继位。刘欣登基后,面对权势滔天的王氏,选择了提拔自己母族的地位,来对抗王氏。在与傅氏、丁氏的权力斗争中,王家始终处在下风。为了保住自己家族仅存的果实,太皇太后(王政君)选择了让王莽辞职来保全他。这时的王莽,官职是大司马。

傅氏、丁氏在与王氏的斗争中,随着傅太后与丁太后的离世,胜利的天平慢慢地向王氏倾斜。直到汉哀帝去世后,傅太后跟丁太后被剥夺了尊号,傅氏爵位被剥夺,遣送回封地,傅氏与丁氏彻底出局。

汉成帝死在了赵氏姐妹身上,而汉哀帝则跟自己的男宠董贤爱的死去活来,甚至一度动了禅让的念头。

公元前1年,汉哀帝在临死前对于自己的男宠董贤,做了最后一次权力安排,希望能保住董贤。结果董贤到底是年轻,被太皇太后(王政君)一吓唬,腿就软了。

五月初二,汉哀帝正式确立三公的名称。董贤为大司马,丞相孔光为大司徒,彭宣为大司空。

六月二十六日,汉哀帝在未央宫驾崩。同日,太皇太后(王政君)迅雷不及掩耳的夺走了皇帝的玉玺,并召见董贤问治丧之事,董贤答不上来。太皇太后提议让王莽协助治丧,并且征调军队的符节、百官奏事、中黄门、期门兵都由王莽掌管。至此,在一天的时间内,凭借着太皇太后的威力加持,王莽获得了想要的一切,董贤被彻底的踢出局。

六月二十七日,董贤自杀,太皇太后提议讨论大司马人选。众人都觉得王莽适合,但前将军何武推荐公孙禄担任,公孙禄推荐何武担任。

六月二十八日,太皇太后直接决定任命王莽为大司马,主管尚书事务。至此,王莽完成了对朝廷的掌控。完成了朝廷的掌控就能治理好国家吗?事实上,王莽并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从他过往的职务来看,他更多地是在“务虚”。先来看王莽的履历。

公元前22年,王莽被任命为射声校尉,同时任黄门郎。大将军王凤去世前,向汉元帝请求给王莽一个官职。

公元前16年,王莽被任命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爵位为新都侯。

公元前8年,汉成帝时期,王莽担任大将军。

公元前7年,汉哀帝时期,王莽因反对汉哀帝任用傅氏、丁氏,辞任大将军,谪居京师,没有返回封国。

公元前1年,汉哀帝去世(无子),平帝继位,王莽重新起任大司马。

王莽起家是射声校尉。射声校尉是官职,汉武帝置,为北军八校尉之一,俸二千石,掌待诏射声士。射声校尉隶属于北军。

北军,汉代守卫京师的屯卫兵。未央宫在京城西南,其卫兵称南军;长乐宫在京城东面偏北,其卫兵称北军。汉文帝时合南北军,其后宫室日增,南军名没,而北军名存。初由中尉统率,汉武帝时,扩大北军,改北军中垒为中垒校尉。又增设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等七校尉,分别驻守长安城中及附近各地,并随军出战,中尉也改称执金吾,不再统率北军。一句话概括就是:北军是汉代的中央军,而射声校尉是其中的统领之一。王凤在临死前替王莽求的官职极有可能就是这射声校尉,这也就意味着:王家开始有意识地在往军队渗入,并且还是选派了二代中的佼佼者王莽。王莽在出登台时有其巨大的人格魅力,必然会在军队中吸引到一批属于自己的簇拥。

黄门郎,官名。又称黄门侍郎。秦置,汉沿设。即给事于宫门之内的郎官。宫禁之门黄闼,故称黄门郎或黄门侍郎。秦、汉另有给事黄门,职司相同,东汉并为一官,或称给事黄门侍郎。秩六百石,掌侍从皇帝,传达诏命。黄门郎属于“官小事重”的职位,并且能对皇帝产生巨大影响。

综合来看这两项任命,一个是要在军队抓权,一个是要成为皇帝的耳目,把帝国最核心的东西抓在了自己手里。也许从王凤开始,王家就已经在心中种下了改朝换代的种子。

王莽在担任大将军前,他担任的最高职位是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官名。汉书百官表曰:光禄勋属官有大夫,掌论议。大夫为皇帝近臣,分为中大夫、太中大夫、谏大夫,无固定员数,亦无固定职务,依皇帝诏命行事。汉武帝太初元年改中大夫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为掌议论之官,大夫中以光禄大夫最显要。西汉后期,九卿等高官多由光禄大夫升迁上来。着重讲光禄大夫这个职位的职责是为了说清楚一点,王莽在担任大将军前并没有实实在在的国家治理经验,他的职责更多地是给皇帝提提建议,奉命行事,并且从他过往的经历来看,他的建议更多地是跟礼仪教化相关。

公元2年,郡国发生了大旱灾,青州尤其严重,百姓逃荒流亡。王莽向太皇太后(王政君)建议厉行节俭,自己带头捐款,大臣们也效仿捐款,在长安附近修建庇护所,可问题是受灾的并不仅仅是长安地区。一次发生天灾可以捐款解决,但不可能每次天灾都用捐款去解决。你这个时候应该做的是先抚恤灾民,后以工代赈,兴修水利,疏通河道等等一系列的措施。我们并没有看到真正的救灾措施的出台以及执行,仅仅在公元3年看到了一次讨论。

公元3年,王莽征召治理黄河的士人,讨论治理黄河,方案有很多,各有利弊。然而,讨论了半天的结果是:没有了下文。这个时候,真的应了汉宣帝的那句话:“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周公辅佐成王七年,厘定了国家制度,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大臣们在劝谏汉平帝想要把王莽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时,给出的理由是:安汉公(王莽)辅政四年,用了二十多天,就完成了明堂等事情,大功告成。这怎么看周公跟王莽更像是云泥之别。

平帝登基后,《资治通鉴》中将毒死汉平帝的锅甩给了王莽,实际上可信度并不高。

公元4年,王莽将自己的女儿王涵濡嫁给了汉平帝。并且,在这之前为了避免平帝外戚的干政,王莽直接让平帝的家人老老实实的待在中山国,不可以进京来探望汉平帝。直接将汉平帝的家人排除在了核心圈外。这两个操作彻底控制了汉平帝,他完全可以不急于一时。等平帝长大后,去表演一处禅让戏,更能合理的获取皇位。然而,仅仅过去了2年,汉平帝就在大祭时被毒死。《资治通鉴》中的说法到也可以自圆其说,汉平帝年龄逐渐长大,他的母亲卫后对于王莽也相当有怨言。一场可以预见的权力争夺,随着汉平帝逐渐长大成人,必然会出现。与其这样坐等失去权力,不如先下手为强,就这样汉平帝被王莽毒死了。

事实上,汉平帝被毒死更可能是一场“自己人”制造的“意外”,汉平帝的“意外”去世,让王莽不得不加快了篡权的步伐。

公元6年,刘婴登基,登基时年龄仅仅2岁。同年,王莽称“摄皇帝”。

公元8年,刘婴去位,禅让皇帝位,在位2年。

公元9年,王莽登基称帝,建立新朝,汉朝卒。

也许,王莽的一生就是给了乱世中野心家一个篡位的模板与流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