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有治愈吗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7/5602607.html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结发妻子,她孝敬公公,和妯娌和睦相处,她用女性温柔化解,公公,丈夫,齐王和太子之间的关系,为丈夫解了后顾之忧。
她对丈夫生死相随,支持丈夫事业,抑制外戚权力,庇护忠诚,教养子女,堪称一代贤后。
01、将门之女,知书达理
年,长孙皇后出生于北魏皇室她的父亲长孙晟是隋朝右骁卫将军母亲则出身北齐宗室,是隋扬州刺史高敬德之女。童年的她幸福快乐。
长孙皇后身材十分纤细,皮肤水嫩,一张清秀的脸庞又带着淡淡的贵族气质。嘴角带着一丝微笑,长孙皇后集所有优质的外貌于一身。
如此世家贵族,自然很注重对孩子的教育。还是小女孩的长孙氏就非常喜欢读书,言行举止,更是合乎礼仪规范。
02、和李世民成婚
伯父长孙炽十分欣赏当时唐国公李渊睿智大气的妻子窦氏,他认为窦氏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子必然会教出出色的子女。
因此劝说长孙晟为年幼的长孙氏与唐国公家结下姻亲。婚约定下后不久,长孙晟就去世了,
长孙皇后便与母亲、哥哥一同被同父异母的兄长长孙安业赶出了家门。无奈下母亲高氏便只好带着兄妹二人投奔舅舅高士廉。
高士廉是隋朝时举文才甲科,补治礼郎。他尽心尽力地给予照顾和培养。在舅舅高士廉的用心抚养下,长孙氏一天天地成长了起来。
长孙氏的哥哥长孙无忌和李世民是少时好友,高士廉见李世民非常人可比。
又知道长孙氏幼年时的婚约,便在长孙氏父丧期满后,就开始促成此事,将长孙氏许配给他。
大业九年(年),十三岁的长孙氏,与十六岁的李世民结为夫妻。这对少年夫妻,从此开始了相互敬爱,相知相伴的一生。
少年夫妻的情感十分美好,十分恩爱。婚后长孙皇后为李世民,生下了三子三女,可见夫妻是多么的举案齐眉、如胶似漆、羡煞旁人。
03、孝顺公公,和妯娌和睦相处
长孙氏与李世民完婚不久,婆婆窦氏就去世了。年仅十七岁左右的长孙氏承担起唐国公府的当家主妇一职。
她尽心地孝顺公公,谨小慎微地与妯娌相处着。日子平静,大家庭的关系还算和谐和睦。
她将李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她在太原附近出资修建了玄中寺,帮助万千因饥荒、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度过了难关。
04,化解矛盾,让李世民后顾无忧
李世民跟随父亲四处征战,表现了杰出的军事才能,功高盖主,引起父亲的猜疑和兄弟的嫉妒。
眼见多次在外浴血征战的丈夫与皇帝疏远,又为太子齐王所嫉,秦王妃长孙氏直接出面缓和矛盾。
她常常在宫中出入,孝顺高祖李渊,同后宫妃嫔交往,以弥补丈夫与皇帝的嫌隙,在后宫中为丈夫存留助力。
05、支持丈夫发动玄武门之变
高祖在城南狩猎,太子将一烈性胡马授予秦王妄图摔死秦王,秦王驯马后完好无伤答以“死生有命”。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太子于东宫设宴欲用毒酒加害李世民,不成。又和齐王策划在昆明池暗杀李世民,并乘机逼宫。
形势紧迫,长孙皇后和胞兄长孙无忌及房玄龄等秦王府僚共同给予丈支持发动政变。
年六月四日凌晨李世民率领秦王府八百将士在玄武门设伏。长孙氏出人意料全身披挂地出现在了丈夫身旁,从容勉励将士。
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射杀。太子府和齐王府的人听说玄武门的情况后,立刻冲向玄武门,和李世民展开殊死搏斗。
为了助李世民一臂之力,长孙氏亲自到现场勉励将士,还领来了一群不明真相的宫中卫队帮忙,同时安排她的舅舅高士廉放出囚犯增援。
将士们无不感激秦王妃的亲自支持,因此更奋发无畏,妻子无所畏惧地生死相,更激励着丈夫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以秦王的完胜而告终。
三天后的六月七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长孙氏随之成为太子妃,
八月八日李世民登基为帝,并在登基后十三天册封长孙氏为皇后,从此明君贤后,交相辉映。
06,热爱读书,见解独到
长孙皇后喜爱看书籍图传,即便是梳妆打扮时也手不释卷。成为皇后后依然如此。
长孙氏勤奋读书,读书使她增强智慧,积累知识,增广见闻。
她对历史颇有研究,明悉王朝兴衰缘由,经常与丈夫一起共执书卷,谈古论今,从容以对,发表独特见解。对丈夫与朝政大有裨益。
心中有得,方能下笔千言,字字珠玑,睿智的她也能写史论析利弊,讲得失。
此文全文已失传,评论的是东汉明德皇后马氏不能抑制外戚"贵盛"而开启祸端一事。
她还擅长写诗。有一年正值春天,长孙皇后外出游玩,回宫后才情大发写下一首诗,名曰《春游曲》:
上苑杏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逺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07,宽容大度,善待嫔妃
孙皇后不仅知书达理,温婉贤淑,还有过人的机智,用自己出众的才华,以及宽广的心胸将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
长孙皇后对待其他妃嫔非常宽容大度,她不仅不会争风吃醋,还经常劝说李世民一碗水端平,公平对待每一位嫔妃。
他从不干涉李世民的私生活,和嫔妃共同服侍李世民,从不吃醋。并且嫔妃生病她都亲自探望,并送去药材与食物,关怀备至。
对于从小便没有母亲的豫章公主,长孙皇后便心生怜悯将其收养,并且视如己出。
长孙皇后以她的柔而韧的特质融入后宫的殿宇廊阁,令众多嫔妃感佩。
08、劝谏丈夫,厚待忠诚
长孙皇后还利用自身对丈夫的影响力来护慰朝廷贤良,匡正丈夫的过失。
长孙皇后一方面欣赏“庇护”着魏徵那些敢于直言的忠臣,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提醒着李世民要行仁政。
魏征曾为原太子李建成的手下,玄武门之变后,太宗知道他很有才干,便委以重任。
魏征也就尽心尽责,忠心耿耿贞观初期的短短几年中,陈谏多达余事。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魏征进谏的多了,难免也会引起太宗的不快。
一天太宗退朝以后,怒气冲冲地来到后宫,生气地说:“朕一定要找机会杀了这个土佬帽!”
长孙皇后问:“是谁惹得陛下如此大怒?”太宗说:“还不是魏征!每次朝会都当着众臣的面驳我的面子,让我好不自在。”
长孙皇后马上回到后面换上朝服站在庭院里,太宗见了大吃一惊,问:“皇后这是为什么?”
皇后回答说:“妾听说主圣而臣忠。现今正是因为陛下圣明,所以魏征才敢不顾您的面子直言上谏。
妾有幸生活在这样的朝廷里,怎能不庆贺呢?”长孙皇后的进谏,保了魏徵的命,也成全了唐太宗“英明君主”的美名。
她以女性特有的力量在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辅佐皇帝丈夫,使得初唐出现了有利的政治局面。
君明后贤臣直,文治武功,使得大唐初期迎来了“贞观之治”。
09、生死相随,不做吕后
贞观十年,李世民病得非常沉重,长孙皇后几个月昼夜不离地服侍太宗。
她经常把毒药系在衣带上,李世民感到奇怪,问她衣带上系的是什么?
长孙皇后取过衣带上的药展示给太宗说:“如果陛下有什么不测,妾绝对不会独生,绝对不会成为吕后那样的人。”
10、大公无私,抑制外戚专权
长孙皇后深以盈满为诫,长孙无忌与唐太宗为布衣之交,又是皇后胞兄,还是辅佐元勋。
李世民视他为心腹,几度想要任命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左武侯大将军和吏部尚书,甚至还想加封他为宰相。
长孙皇后得知后非常不安,她上奏称:“妾既被立为皇后,尊贵已极,我实在不想让兄弟子侄布列朝廷。
汉朝的吕后、霍光之家,可为前车之鉴。所以,我请您千万不要太过重用兄长。”
由于有长孙皇后的再三推让,李世民只能放弃封相计划,只给长孙无忌加了“开府仪同三司”这样的虚衔。
长孙皇后对外戚之事一直以前代为鉴,临终前仍然不忘嘱托丈夫不要给予她的家族太多权力。
她真是英明,既维护了大唐江山,也保护了自己的妻子。
11,以德报怨,为长孙安求情
对于同父异母的哥哥长孙安业,曾经将他们母子三人赶出家门,长孙安业却在她当上皇后之后,当上了将军。
但心胸狭隘的长孙安业总是担心长孙皇后日后会报复他,于是联合利州都督义安王李孝常等密谋反叛,事情败露后李孝常被处死。
长孙皇后却去李世民身前为他求情。长孙皇后说,若是杀了长孙安业,天下人会认为她因为当年被赶出家门的事而趁机报复,对朝廷的名声有损。
因此李世民便赦免了长孙安业的死罪,将其流放。长孙皇后总是站在朝廷的角度思考的,一切都以唐朝的利益与名声着想。
12、长孙皇后作风简朴,教子甚严
长孙皇后作风简朴,虽然出身优越,又是一国之后,但生活上从不铺张浪费,所需的东西,够用就可以。
她还经常劝说李世民节制游猎,训诫诸位皇子以谦恭节俭为先,免得为百姓增加负担。
对于皇子要求也很严格,长孙皇后长子李承乾府中主管遂安夫人,经常请求增加太子府内费用,用以购买器物。
长孙皇后不想助长东宫的奢侈之风,便对遂安夫人说:“身为储君,所患者德不立而名不扬,何患器物之短缺与用度之不足啊。”驳回了遂安夫人的请求。
她的亲生女儿长乐公主出嫁,李世民本打算准备丰厚的嫁妆,但却被魏征谏言劝说,认为长乐公主的嫁妆超过了长公主如此有违礼制。
长孙皇后得知后并未生气,反而十分欣赏魏征,并给予了赏赐,并传话希望他能一直如此。
13,长孙皇后仙逝
年,长孙皇后陪同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期间,身染重疾。唐太宗请僧人、道士,赐福保佑她能复原。
皇后说:“死生有命,不是人力能够增加的。如果修福可以延寿,那求福有什么用呢?”唐太宗无奈只好请普光寺法师昙藏入宫为妻子祈福。
年,长孙皇后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弥留之际,她留下遗嘱:将自己依山而葬,不用造坟,也不用棺椁,以木器瓦器薄葬而终。
年7月,长孙皇后崩逝于太极宫立政殿,终年36岁。
太宗悲伤不已,遵从皇后遗愿,营山为陵,是为昭陵。
长孙皇后出殡,李世民“亲临宵载,义追深远”,更亲自为长孙皇后撰写碑文。
长孙皇后入葬昭陵后,太宗对她思念无法停止。为了缓解思忆之苦,便下令在宫中修建了一座高楼,每天思念皇后时,便登上楼顶,姚望长孙皇后的陵墓。
但却被魏征规劝,不能只顾着思念亡妻,而忽略了父亲,背上“不孝”之名,因此这座高楼便被下令拆除了。
长孙皇后与太宗从少年结发,一起互相扶持,走过了二十三载。于情伉俪情深,于政相辅相成。她是李世民的好妻子与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