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否,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后来神州锦绣,华夏腾飞;曾记否,东亚病夫,奄奄一息,后来雄狮觉醒,屹立东方;曾记否,国力衰微,经济萧条,后来凤凰涅槃,巨龙昂扬;曾记否,汉唐旧梦,大国衰落,后来海清河晏,欣欣向荣——不论如何,中国,中国人民,始终是一根挺直的脊梁。
每一代中国人,都曾经历过时代的炉火明灭,纵使如今有广厦千万,我们却始终不会忘记那些在晨光熹微之时摸着石头过河的前辈们,不论是千年还是万年,不论是乱世还是盛世,他们始终坚守着未尽的梦想,并将一个个缀在遥远星河的不切实际的梦,化作一个个坚实的脚步,只因他们都有着一心为家国天下的信念,都有着只要肯做,什么时候都不算晚的决心。
而那些淹没在时代中的失败者,纵然失败,却实在,值得被好好歌颂,这其中,便不得不提到一位在历史上没有确切定位的人——资本家、儒商、教育家、旧官僚,太多的标签将他的形象变得复杂而充满争议,可每一个标签,似乎又都有迹可循。
他兴建了多所学校,他在光绪时期高中状元,又曾在清廷做官,他42岁才开始兴办纱厂,大兴实业,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可他又一生孤独,一生坎坷,胡适评他是“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伟大,因其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失败,因其失业凋零的悲剧,英雄,因其在西风东渐之时,以毕生精力上下求索,实业兴国教育兴邦的开路壮举,恰如星星之火,为后人留下灿烂火种。
张謇用自己的经历,不断勉励着后来者们,只要肯开始,不论何时,都是最好的时机。
一、参加科举26年终中状元
张謇出生于咸丰三年,祖籍江苏。
在那个年代,参加科举考试,考取功名,谋求一官半职,进而飞黄腾达光宗耀祖,是每一个读书人家穷极一生追求的目标,张家也不例外,张謇的父亲早早便为自己早慧的儿子请来了名师授课,而张謇也不负众望,他天生便有聪颖的头脑,是个好苗子。
可惜,清朝科举有规定,如果祖上三代都没有考取功名的便属“冷籍”,冷籍是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无奈之下,张謇冒充了一个士人的后代,靠这种作弊的手段,他得以顺利参加科举考试,并于15岁考中了秀才。
可纸终究包不住火,张謇冒名顶替的事情不久之后还是暴露了,幸亏有江苏学政彭久余和南通知州孙云锦从中斡旋,张謇才得以保住自己的大好前程,此后他便先后在孙云锦和淮军将领吴长庆手下当值,主要负责处理一些文书,这一历练,便是八年的时间。
在这期间,他的军政才干和文笔都有了极大飞跃,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张謇的能力逐渐引起了两广总督张之洞的注意,在他任职期满离开吴长庆军幕之时,张之洞曾力邀其为自己效力,但考虑到父亲对自己的殷切希望,张謇婉言谢绝了,他还是想重返考场——功夫不负有心人,张謇先是获得国子监试第一名,后又在顺天府试中位列南方士子第一名,获得了心心念念的举人资格——这意味着他不仅可以参加全国性的考试,也有了做官的资格。
此时的张謇,称得上是青年才俊了,他的才华也让以张之洞等翰林四谏为首的“清流派”对他青眼有加——清流派,便是科举正途出身,敢于直言朝政之弊的官员们形成的一个政治派别。
在“清流派”的扶持下——实际便是在翁同龢的一力提拔之下,年,张謇参加了慈禧太后60大寿恩科会试,取得状元殊荣。面见天子时,张謇之师翁同龢盛赞他为“江南名士”,引得光绪皇帝频频点头,慈禧太后也甚为欣赏张謇谈吐得体的仪表。
至此,整整26个春秋,自张謇16岁入仕,先后五次赴江宁应试未中,直至33岁中举,后得清流派赏识,又参加四次会试皆失败,再到年上京应试得了第十一名,翁同龢将他改为第十名,又按捺不住提携之心,百般周旋,不惜直接让监考官将张謇试卷拿给他,又说服其它阅卷大臣,终于让41岁的张謇中了状元。
这其中的艰难,让张謇再无中状元后的喜悦之情,他将自己的整整半生都耗费在考场上,耗费在父辈对他的期望之上,以至于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追求是否有意义——在目睹了恩师翁同龢被慈禧罢官后,张謇借故请假南归,这一次,年近五十岁的张謇,彻底开始了一场忠于自己本心的奔赴之旅,尽管他已近知天命之年,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想做,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二、实业救国大兴教育公益事业
自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朝便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的浪潮,清王朝腐败无能,西方势力步步侵入,内有民不聊生,外有战火纷飞,在那个冰天雪地的年代,到底是全面西化还是故步自封,人人都有自己的说辞,清流派和洋务派两大派整日吵得昏天黑地,就在这样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总有人敢为天下先,成为迎着风霜雨雪的开路先锋,这个人便是张謇。
张謇悟出,要想在困境中突围出去,必须实行实业救国。
早在年,张謇便回到家乡南通兴办了大生纱厂,南通是棉花的重要生产基地,又占据了重要的交通要道,棉花又是不可或缺的物资,张謇这一步走得很对,尽管刚开始举步维艰,但是经过两年的奔走,大生纱厂盈利颇多。
尝到甜头的张謇又如法炮制,先后在启东、长乐镇、江家桥等多地建设分厂,又开设了油厂、面厂、轮船工厂等多达60家的实体工商业,这些工厂也沿着长江中下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业集团。
为了进一步提高产量,张謇又申报了中国第一个招股集资农业公司,在十年的时间里,张謇将曾经饿殍遍野的苏中苏北地区经营成富庶的人间天堂,而他的从商之道也成为后来很多实干家争相膜拜的范本。
但仅有实业救国是不够的,经济发展是血肉,而国民的综合素质才是灵魂。
张謇将大生纱厂的利润悉数投入教育之中,自年创办通州师范始,张謇陆续在南通创建了女校、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大大小小将近所学校。
而如今在我国高校中赫赫有名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上海大学等,前身都是由张謇一手创立的。张謇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在那个年代实为难能可贵,直至今日,依旧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此外,我们如今将张謇奉为民营企业家的先贤,更看重的是他的精神。张謇于年筹建了第一个公益机构“南通博物苑”,这也是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开端,年,张謇又将东岳庙改建为南通图书馆,他个人捐赠了高达8万余卷的图书,占总馆藏的3/4,此外他还创办了翰墨林印书局,开办了民营日报,大量印刷文人著作,开发民智。
年到年这16年间,张謇将实业所得万全部用于教育和慈善事业,医院、养老院、气象台、平民工场、剧院等16家慈善机构,数十万南通百姓因此获益。
张謇真正体现了一个优秀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而支撑他砥砺前行的背后,则是他那宏大而又孤独的“实业救国”的梦想,他关心的,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复兴,这个老人将自己的后半生,全部贡献给了他的家国大业。
他有商人的头脑,有儒生的大爱,更有英雄的勇敢。
三、既失败却伟大的民营企业家
然而,花无百日红,张謇毕竟是儒生出身,对企业管理知之甚少,大生纱厂的高速发展抵不过无底洞一般的教育和公益的投入,军阀混战和帝国主义对华的经济压迫,都导致大生纱厂船大掉头难,负债累累,朝不保夕,为了保住日薄西山的大生纱厂,维持公益和教育事业的运作,张謇先是靠卖字筹资,后又向日资借款,以维持大生纱厂的运作。
可大生纱厂还是走向了灭亡,年,上海四大银行前来清查账目,接管大生纱厂及其子公司,张謇的商业航母宣告沉没。
年,张謇病逝在自己的家乡,他出殡之日,南通万人空巷,百姓为之悲戚。
这位74岁的老人临终时为自己留下了墓志铭“即此粗完一生事,会须身伴五灵山”,尽管曾经坐拥万贯家财,又在一夕之间灰飞烟灭,他却依旧能够保持淡然超脱的气质,不由令人钦佩。
而张謇那一颗始终赤诚的赤子之心,亦是吾辈之楷模,他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不仅对时人,更对后人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张謇就像是一座丰碑,永远伫立在那里,这个老人时刻用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告诫着我们——
山高水长,怕什么来不及,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不论微末或盛大,不论风雪或灿烂,只需时刻记得,只争朝夕,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