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癞风治疗要多久 http://m.39.net/disease/a_6239962.html雪人股份生产车间
东南网9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肖榕文/图)
福州市长乐区里仁工业区距离长城脚下、妫水之滨的北京第二高峰——海陀山近公里。
海陀山的南侧是小海陀山,海拔米。山脚下,一条全长米的雪车雪橇赛道蜿蜒回转,游龙般盘踞在山脊之上。这里就是延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它有一个更加浪漫的名字——“雪游龙”。
山峦起伏的松林间,“雪游龙”展示着天工开物般的中国式写意。在人工和自然互成智慧的躯体中,两套全球最大的氨液分离器作为最重要的压力容器,从坐落在里仁工业区的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跋涉而来,深藏其里,支撑起“雪游龙”强劲的制冷脉搏。
“嫁女”
林长龙依然记得氨液分离器出厂时的情景。
这是雪人股份的传统节目。“我们像养女儿一样做产品,设备出厂就要像嫁女儿一样放鞭炮,员工们喜气洋洋欢送。”林长龙说。
作为雪人股份的副总经理,林长龙已经不记得自己是第几次重复这个“嫁女”的故事,但是每一次他都眉飞色舞,像是第一次讲述。
关于氨液分离器的作用,雪人股份市场部总监陈炜同样有一个不记得自己是第几次重复的比喻。
“在‘雪游龙’中,制冷机房如同一颗心脏。只有心脏强有力地跳动,将液氨源源不断输入‘冰龙’体内,才能存活。氨液分离器就像心脏的主要动力源——左心房,把富含‘氧气’(冷量)的‘血液’(液氨)通过主动脉输送到‘冰龙’的每一根毛细血管,这是确保赛道冰层厚度至关重要的设备。”陈炜说,从年6月接到项目订单之后,我们就把它命名为“龙之心”。
“这是同类赛道最大的氨液分离器,甚至在全球都找不到比它更大的氨制冷压力容器。”陈炜说,“龙之心”扛起的是80吨氨制冷系统“心脏”的重任。
其实,雪人股份和冬奥运的缘分可不仅仅是“龙之心”。
参与冬奥长城岭滑雪场设备供应是另一个雪人“嫁女”的故事。“从年7月底签订合同后,安装调试团队于8月入驻崇礼,11月7日即完成设备交付。”在陈炜看来,短短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但是雪人股份依然做到了”。
此外,为助力绿色冬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团队与雪人股份提出了“风热机组”的首创思路,并在张家口涿鹿“黄帝小镇”成功落地。
北京冬奥会为雪人股份披上了一层闪亮的光环,不过在这之前,这家在全球冰设备制造行业名列前茅的企业却需要踏破“坚冰”。
破冰
在“雪游龙”落成前,我国没有一条符合赛事标准的雪车雪橇赛道。
彼时,全世界只有16座雪车雪橇场馆,分布在11个国家,有10座在欧洲,其中德国最多,独享4座。“雪游龙”的场馆赛道及制冷系统设计同样来自德国。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欧美人统治的领域,但是雪人股份早就跃跃欲试。
雪人股份制冰技术工程师范明升说:“氨液分离器单个容积达97立方米,外国供应商此前从没做过,而且也没有办法解决运输的问题。雪人股份的机会恰恰就在这里。凭借专业能力,我们从一众供应商中脱颖而出,打破了冬奥核心制冷设备历来被国外垄断的局面。”
天时、地利、人和把雪人股份推向冬奥会的舞台上,而考验才刚刚开始。在“雪游龙”整个制冷体系中,这是一块“最难啃的骨头”。
“雪游龙”米长的赛道依山而建,不仅有全球首个度回旋弯,还有全球赛道中最长的氨制冷管线。范明升说,“雪游龙”是冬奥会唯一在室外进行的冰上比赛场馆,但环境温度并不是那么低,需要人工制冰,“赛道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总制冷量必须满足赛道的冰面铺设;二是为确保运动员高速滑行时的安全,赛道不同段滑面的冰厚度均要达到相同毫米级的成型精度”。
同时,“雪游龙”选址在南坡。这本是赛道选址的大忌——面南,意味着日照。日照,就可能破坏冰面,这也是赛道制冷负荷如此大的原因之一。年法国格勒诺布尔冬奥会,由于气温上升,赛道阳光照射太充足,雪橇比赛延期,但最终未能完赛。
“一是选材难,要找高质量的低碳钢材料;二是设计难,容器内部结构复杂,不仅要精通制冷,还要有丰富的工程应用经验;三是制造难,为确保品质,制造方案、热处理方案都需要与外方反复沟通。”即便如此,在范明升看来,没办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就必须自己成长为巨人。
“这将近两公里赛道,每一个弯道、每一个区域都有着细微不同的温控要求。”范明升说,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耐心。经过紧张研发、制造,年5月30日,雪人股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氨气液分离器的交付,并送到目的地。
考验
抵达成功的彼岸之前,等待雪人股份的是执行此次冬奥任务中的最大难题——运输吊装。
陈炜说:“常规的大型制冷系统,氨气液分离器容积也就是10立方米左右,而提供给‘雪游龙’的是两个‘大家伙’,单台设备空重29.5吨,储满介质后总重85吨,容积相当于一节高铁车厢大小。”
“雪游龙”所在地位于一条山脊之上,东西两侧均存在陡壁。要把如此大的设备运上山并吊装就位,是十分困难的事。
“如果不完成这一步,后续的土建工程项目便无从开展。”陈炜回忆说,运输吊装的施工现场在海拔米的小海陀山南坡山脊上,“我们记不清做了几种运输吊装方案,上山探路都探了好几次,差点动用了交通管制和空中运输方案”。
在年6月1日,项目团队克服山地条件差的难关,将两组巨型设备运送上山。通过两台吊车的协作,容器在空中完成了°翻转,最终顺利完成“龙之心”项目吊装就位,氨制冷系统的机房施工也由此拉开帷幕。
在范明升的记忆中,来自德国的专家在通过远程操控的方式参与了充氨和调试工作之后表示,从来没有调试过充氨量高达80吨的氨制冷系统,而且还运行得如此稳定。“这个专家曾经紧急处理过韩国平昌雪车雪橇氨制冷系统故障,那一届冬奥会的赛道制冷系统用的就是韩国本土生产的。”
年12月29日,中国第一条雪车雪橇赛道建设完成。陈炜说,制冷设备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系统运行监测,“甚至在夏季室外温度超过25℃时,还进行了全赛道结霜及满负荷运行试验”。
年2月6日,范铎耀从出发区滑出的瞬间,创造了中国雪橇运动首次亮相冬奥赛场的历史;年2月11日,闫文港获得男子钢架雪车铜牌,创造历史最好成绩……
陈炜说,“龙之心”经受住了考验。
成长
一场奥运让科技、建筑和山林的融合如宏篇般展开,尽显华夏文明的谦逊与聪颖,在万物复苏之际落下帷幕。
但是故事并没有落幕。年4月29日,“雪游龙”对公众开放,实现了冬奥成果,全民共享,“龙之心”的脉搏依然清晰。
雪人股份同样在不断制造惊喜。
今年1月18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投票产生的“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中科院理化所“-超流氦大型低温制冷装备”入选。该重大装备中的一项核心设备就是雪人股份与理化所联合研制的“大型氦气螺杆压缩机组”。
据雪人股份副总经理王青龙介绍,氦气压缩机作为大型低温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实现大科学装置低温环境的主要方式。“雪人股份为项目提供的氦气螺杆压缩机组,通过多千瓦功耗的代价,获得-℃温度下百瓦级的制冷量。”
翻开名单,“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植物到动物的功能基因转移首获证实”等赫然在列,足见该项目的含金量。
由中国工程院王浚院士为组长的评价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难度大,创新性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物自天生,工开于人。
毫无疑问,所有的创新都是人的创新。今年,雪人股份把二十周年特别奖颁给了她的第一位员工——林先根。
如今已是国内营销分公司老总的林先根,在年加入雪人股份时才18岁,进入雪人股份之前的一份工作是空调安装维修工,“那时候,公司地处偏远郊区,只有一辆拉货的工具车,条件虽然艰苦,但老板与伙计同吃同住,没有人叫苦叫累”。
雪人股份董事长林汝捷说:“未来,雪人将围绕冷链物流、工业制冷、清洁能源以及氢能动力四大领域拓展。但是,对雪人来说,团队的成长比技术、产品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