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殿是古代帝王处理朝政或者宴居的建筑物,是帝王朝会和居住的地方,其规模宏大,形象壮丽,格局严谨,给人以强烈的精神感染,突出王权的尊严。
秦咸阳宫复原图
中国古建成就最高、规模最大的就是宫殿。从夏朝到清朝,历代宫殿或有文献记载,或有遗址,或有实物留存,其形制和沿革关系大致可以考证。
自西周定都关中开始,历史上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自然在关中修建了数量和规模庞大的各类宫殿。
二里头夏宫复原图
据战国时《周礼.考工记》记述,都城宫殿分前朝、后寝两部分。前部有外朝、内朝、燕朝三朝(又称大朝、日朝、常朝)和皋门、应门、路门三门。外朝在宫城正门应门前,门外有阙。内朝在宫内应门、路门之间,路门内为寝,分王寝和后寝。王的正寝即路寝,前面的庭即燕朝。
西周早期宫殿复原图
西周早期的宫殿有岐阳宫,周人早期都城岐邑的宫室。周太王古公亶父由豳迁岐(今陕西扶风县北和岐山县东北一带)时所建。《史记·周本纪》载:古公亶父在岐“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修筑了岐邑城郭,并在岐城中偏北之处营建了王宫和宗庙等建筑。今留有遗址就是岐山凤雏村周初甲组宫殿(宗庙)基址。
岐山凤雏村周初甲组宫殿复原图
周文王营建丰京时,营造了丰宫,又名文王宫。唐代《正义》中有“周丰宫,周文王宫也……”的记录。由于西周时期的宫殿历史记录不多,发现的遗址也不多,所以信息资料特别有限。期待以后的考古发现。
公元前年周孝王封嬴姓赵氏家族旁系成员非子为附庸,非子得到了一块封地“西犬丘”(今甘肃天水礼县境内),并在此建有西垂宫,后又迁都秦亭(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境内),建有秦川宫。
岐山凤雏村周初甲组宫殿复原图
历史上秦人有“九都八迁”之说。秦人东迁关中后第一座都城是汧城(今宝鸡陇县),后又迁到汧渭之会(今千河与渭河交汇处附近),在这两个地方时间都不长,之后又迁到平阳(今宝鸡陈仓区),并在这里建有平阳封宫,又称平阳宫。
岐山凤雏村周初甲组宫殿复原图
秦迁都雍城(今宝鸡凤翔)后,并在此建有雍宫、大郑宫、棫阳宫、祈年宫、橐泉宫、雍大寝、雍高寝、雍受寝等。雍城还有一座凤台,又称萧史宫。传说为秦穆公女儿弄玉与婿萧史居住之宫。
秦雍城雍高寝复原图
秦定都雍城长达年,先后有19位国君在此执政,并在雍城周边营建大量的宫殿群。
秦武公建羽阳宫(今宝鸡陈仓区上城);秦穆公时建造械阳宫(今凤翔古城);秦昭王时建造高泉宫(今扶风法门镇)、虢宫(今宝鸡虢镇附近)、棫阳宫(扶风县东北);秦始皇建造回中宫(今凤翔城西20公里处);秦中晚期建造成山宫(今宝鸡眉县,资料不详)
秦雍城雍高寝复原图
秦献公二年(公元前年),秦国迁都栎阳(今西安阎良区武屯镇)。并在此修建栎阳宫。栎阳城内还有高平宫。
秦孝公十二年(前年),秦国迁都咸阳后到秦亡,咸阳一直都是秦的国都。初建咸阳宫,后历代秦王以及秦始皇都对咸阳宫有所扩建,并营建大量的其他宫殿。
冀阙设计图
狭义上的咸阳宫,即咸阳宫城,是为主殿区,是指秦孝公十二年(前年),秦国迁都咸阳,在城内营筑冀阙,历代秦王又增建的众多宫殿,包括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吸收关东六国的宫殿建筑模式,在咸阳塬上建造的六国宫室。
秦咸阳宫复原图
广义的咸阳宫包括渭河南北两岸岸众多的宫殿群,其中还包括兰池宫、望夷宫、雍门宫、章台宫、兴乐宫、六英宫、华阳宫、长安宫、信宫、甘泉宫(南宫)、阿旁宫(未建成),其中兰池宫、雍门宫、望夷宫在渭河以北,其余的在渭河以南。围绕都城咸阳,周边还建有众多的离宫或者行宫。
秦咸阳宫复原图
这些行宫或离宫主要的有芷阳宫(霸宫)、宜春宫(今曲江池西南)、曲台宫(今永寿县留村)、林光宫(今淳化县梁武帝村,汉时甘泉宫)、梁山宫(今乾县城西梁山脚下)、长杨宫(今周至临川堡)、萯阳宫(今鄠邑区城西南11公里处)。
秦咸阳宫复原图
秦厉公时期,在今天富平频山南设置频阳县(故址在今陕西富平县美原镇古城村一带),并在县南建有频阳宫。
秦时在渭河南岸还建有步高宫(今渭南市西南张胡村一带)和步寿宫(今渭南临渭区崇凝镇靳尚村南米)。
秦咸阳宫复原图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到秦始皇三十五年(前年)时,“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家”,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其密度可是一斑。
秦亡汉兴,刘邦建立汉朝后定都关中,在原咸阳城渭河南岸宫殿群的基础上营建都城,因此地处于秦时的长安乡,定都城名长安。
西汉长安城
西汉皇家宫殿群有未央宫、长乐宫和建章宫,被史书称之“汉代三宫”即“汉家宫阙”。
长乐宫由汉丞相萧何主持在秦时兴乐宫的基础上修建而成。宫城“周回二十里”。宫墙四面各设一座宫门,其中东、西二门是主要通道,门外有阙楼称为东阙和西阙。南宫门与覆盎门南北相对。东、南两面临城墙,西隔安门大街与未央宫相望。
长乐宫前殿
长乐宫内有14所宫殿,均坐北向南。其中前殿位于南面中部,前殿西侧有长信宫(长信殿)、长秋殿、长定殿、永寿殿(长寿殿)、永昌殿、永宁殿等。
前殿北面有大夏殿、临华殿、宣德殿、通光殿、高明殿、建始殿、广阳殿、神仙殿、椒房殿和长亭殿等。
长乐宫椒房殿
另有温室殿、钟室殿、月室殿以及秦始皇时在兴乐宫中建造的高达40丈的鸿台。
长乐宫在汉高祖之后为太后居所。从汉惠帝起,西汉皇帝移居未央宫听政,长乐宫仅供太后居住,从而形成了“人主皆居未央,而长乐常奉母后”的制度。因其位于未央宫东,又称东宫。
未央宫复原图
未央宫位于长乐宫之西,又称西宫,也称紫宫。是西汉的大朝正宫。在秦时章台宫的基础上营建。未央宫主要的宫门有东门与北门,立东阙,北阙,阙内有司马门。
宫城之内的干路有三条,两条平行的东西向干路贯通宫城,中部有一条南北向干路纵贯其间。两条东西向干路将未央宫分为南、中、北三个区域。
未央宫复原图
前殿是未央宫最重要的主体建筑,居全宫的正中,其它重要建筑围绕它的四周。前殿北侧为椒房殿,是皇后居住的地方;更北处建有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天禄阁,中国最早的国家档案馆——石渠阁。
前殿西侧建有中央官署、少府等皇室官署;前殿西南侧为皇宫池苑区,建有沧池、渐台等。这种主要宫殿居中、居高,辅助宫殿居后及两侧的建筑配置,成为后世皇宫布局的典范。
未央宫复原图
宫内的主要宫殿有有前殿、宣室殿(宣室阁)、清凉殿(延清室)、宣明殿、广明殿、昆德殿、玉堂殿、麒麟殿、金华殿、承明殿、掖庭殿、云光殿、九华殿、鸣鸾殿、昭阳殿(昭阳舍)、飞翔殿、增成殿(增成舍)、合欢殿、兰林殿、披香殿、凤凰殿、鸳鸯殿、鹓鸾殿、安处殿、常宁殿、椒风殿、发越殿、蕙草殿、茝若殿、钩弋殿、高门殿、敬法殿、白虎殿、猗兰殿、曲台殿、晏昵殿、长年殿、含章殿、寿成殿、万岁殿、永延殿、寿安殿、东明殿、金马殿、大秘殿、神明殿、僡殿、延年殿、回车殿、四车殿、养德宫、武台殿、飞羽殿(飞雨殿)等。
未央宫复原图
未央宫中还建造有大量的亭台楼阁,并开创了在皇宫内修建人工湖、筑造假山。这被后世帝王宫城所仿效、沿用。
未央宫复原图
建章宫建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年),规模宏大,有“千门万户”之称。汉武帝曾一度在此朝会、理政,其宫殿建筑毁于新莽末年战火中。
建章宫的布局来看,从正门圆阙、玉堂、建章前殿和天梁宫形成一条中轴线,其他宫室分布在左右,全部围以阁道。
建章宫
宫城内北部为太液池,筑有三神山,宫城西面为唐中庭、唐中池。中轴线上有多重门、阙,正门称为阊阖,也叫璧门,高二十五丈,是城关式建筑。
后为玉堂,建在高台上。屋顶上有铜凤,高五尺,饰黄金,下有转枢,可随风转动。在璧门以北,建有圆阙,高二十五丈,其左有别凤阙,其右有井干楼。
建章宫
进圆阙门内二百步,最后到达建在高台上的建章前殿,气魄十分雄伟。宫城中还分布众多不同组合的殿堂建筑。璧门的西侧有神明台,台高五十丈,是祭祀金人的地方,有铜制的仙人用掌捧铜盘玉杯,承接雨露。
建章宫
建章宫中主要的建筑有前殿、骀荡宫(骀荡殿骀荡台)、馺娑宫(馺娑殿馺娑台馺娑观)、枍诣宫(枍诣殿枍诣台)、承光殿(承光台)、天梁宫、奇宝宫、鼓簧宫、奇华殿、疏圃殿、鸣銮殿、铜柱殿、函德殿、唐中殿、凉风台、避风台、神明台、神明堂、称露盘、捧露盘、铜露盘、九天台、敬干楼、井干台、太液池、泰液池、清渊、孤树池、曝衣阁、中龙华门、建章宫虎圈等。
建章宫
西汉长安的其他宫殿还有其它宫殿:桂宫(含鸿宁殿)、明光殿、北宫(含寿宫、神仙宫)、太子宫(含丙殿、甲观、画堂)、明光宫、贞女楼、永信宫、中安宫等。
建章宫
西汉时期,在继承了秦时离宫行宫的基础上,还大量修建了别宫,主要的有南郑宫(今汉中汉王城)、池阳宫(三原天齐塬)、长平宫(今泾阳县)、甘泉宫(今淳化县梁武帝村)、黄山宫(今兴平槐里)、五柞宫(今周至尚村镇北临川寺)、集灵宫(华阴华山脚下)、扶荔宫(韩城市芝川镇)、宣曲宫(长安斗门)、鼎湖宫(蓝田焦岱镇)、龙渊宫(茂陵东)、长门宫、成山宫(今宝鸡陈仓区)、步寿宫(今铜川耀州)、师德宫、谷口宫、首阳宫、莲勺宫(渭南下邽镇东北)等。西汉上林苑中建有大量的行宫别馆。
建章宫
汉代三宫,是我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宫殿,在汉高祖刘邦之后,王莽政权、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都以此作为中央政府的行政枢纽,直至隋末被毁。
建章宫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定都汉长安城。因当时长安破败狭小,水污染严重。于是在汉长安城东南方龙首原南坡兴建大兴城。隋高祖开皇二年(年)起,在刘龙与宇文恺的主持下,仅用9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建成了宫城和皇城。皇城内的大兴宫是隋时的皇宫。
隋代大兴宫大兴殿
由于《考工记》在西汉中期才被发现,作为《周礼》中佚失的《冬官》,经东汉末年郑玄注释后被正式列为儒家经典。因此《考工记》所载宫室制度在汉代宫殿中并无反映,但是对汉以后各代的宫室却有极大影响。
这些宫室大都要依照《考工记》,把宫室严格区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并有明确的中轴线。但《考工记》中所述的三门,经郑玄引用郑众的说法扩大为五门,因此以后各代宫殿外朝部分都是“三朝五门”。
紫禁城三朝五门
大兴宫宫墙四面有十门。分东中西三部分。中部为皇宫,即大内。东部为太子东宫,西部为掖庭宫,大门部分从南向北分朝区、寝区和苑囿三大部分。
朝区为处理国政、举行大典的办公区;寝区是皇帝的住宅区。朝区正南为宫城正门承天门,门外左右建有高大的双阙,阙外为朝堂。门内正北为朝区主殿大兴殿,殿四周有廊庑围成巨大的宫院,四面开门,南门为太极门。
紫禁城三朝五门
大兴殿东西侧建宫内官署,东侧为门下省、史馆、弘文馆等,西侧为中书省、舍人院等。大兴殿后为宫内第一条东西横街,是朝区和寝区的分界线。横街北即寝区,正中为两仪门,门内即寝区正殿两仪殿,也由廊庑围成矩形宫院。仪殿东有万春殿,西有千秋殿,三殿都各有殿门,由廊庑围成宫院,与两仪殿并列。
大兴宫
两仪等殿之北为宫中第二条东西横街,街东端有日华门,街西端有月华门,横街北即后妃居住的寝宫,大臣等不能进入。
此部分正中为正殿甘露殿,殿东有神龙殿,殿西有安仁殿,三殿并列,以甘露殿为主,各有殿门廊庑形成独立宫院。前后两列,每列之殿是寝殿的核心,有围墙封闭,其中两仪殿和甘露殿性质上近于一般邸宅的前厅和后堂。甘露殿之北即苑囿,有亭台池沼,其北即宫城北墙,有玄武门通向宫外。
大兴宫
在朝区门下省、中书省和寝区日华门、月华门之东西外侧,还各有若干宫院,是宫中次要建筑。朝寝两区各主要门殿承天门、太兴门、大兴殿、两仪门、两仪殿、甘露门、甘露殿等南北相重,共同形成全宫的中轴线。
大兴宫
到了唐代,改大兴宫为太极宫,大兴殿为太极殿,并在随大兴宫的基础上有所扩建,但是形制基本没变。
太极宫是京都城长安第一处大的宫殿群,内有别殿、亭、观三十五所,构成都城长安一组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
太极殿复原图
太极宫的正门为南边中门承天门,北门为玄武门,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就发生在这里。
唐代的太极宫是太极宫、东宫、掖庭宫的总称,整体延续了隋大兴宫的格局。太极宫中轴线上的宫殿有太极殿、两仪殿、甘露殿、延嘉殿、承香殿。中轴两侧的宫殿有武德殿、承庆殿、神龙殿、安仁殿、立政殿、献春殿、昭庆殿、咸池殿、凌烟阁、功臣阁、凝云阁、归真观、景福台、亲亲楼、佛光寺、凝香阁、紫云阁等。
太极宫
东宫中轴线上主要的宫殿有明德殿、崇教殿,崇教殿、丽政殿、光天殿、承恩殿。中轴线两侧有左春坊、右春坊、崇仁殿、崇文殿、崇文馆、命妇院、宜春宫、宜秋宫等。
太极宫宫墙遗址
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京师长安北侧的龙首原。大明宫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年),占地面积约3.2平方千米。大明宫沿袭了太极宫的建筑布局模式,都是前朝后寝、中轴对称、三大殿制度。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
唐大明宫
前朝的中心为含元殿(外朝)、宣政殿(中朝)、紫宸殿(内朝),内庭有太液池,各种别殿、亭、观等30余所。
大明宫的正门是丹凤门,据有关文献记载,宫内共有各式建筑处,有2台、4观、6亭、6阁、8院、10楼、38门、56殿,馆、落、池各1处。主要宫殿有大福殿,三清殿,承香殿,玄武殿,紫兰殿,拾翠殿,含冰殿,麟德殿,太和殿,清忠殿,仙居殿,长安殿,金銮殿,清醉阁,还周殿,蓬莱殿,清晖阁、望仙楼永安殿、宝庆殿、宣和殿、浴堂殿、延英殿、望仙台、珠镜殿、玄元皇帝庙、含凉殿,珠镜殿,宣徽殿,中和殿,明义殿,承欢殿,紫宸殿,含象殿,思政殿,延英殿,绫绮殿,浴堂殿,温室殿,龙首殿,宣政殿,含元殿等等。
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
大明宫内衙署有内侍省、命妇院、枢密院、翰林院与学士院、少阳院与东翰林院、掖庭宫与内侍别省。
大明宫含元殿遗址
兴庆宫是唐玄宗做藩王时期的府邸,唐玄宗登基后大规模扩建,成为长安城三大内之一,称为“南内”。是唐玄宗开元、天宝时代的中国政治中心所在,也是他与爱妃杨玉环长期居住的地方。
兴庆宫
兴庆宫四周共有六座城门,正门兴庆门在西垣偏北处,朝会正殿兴庆殿建筑群位于兴庆门内以北,建筑群坐北朝南,前部有大同门,门内左右为钟、鼓楼,其后为大同殿,再后为正殿兴庆殿,最后为交泰殿。
兴庆宫
北门跃龙门内中轴线上,正殿为南薰殿,宫城东北部有新射殿、金花落等建筑。南部的园林区以龙池为中心,池东北岸有沉香亭和百花园,南岸有五龙坛、龙堂,西南有花萼相辉楼、勤政务本楼等。池西南有花萼相辉楼、勤政务本楼等。东宫垣东侧有夹墙复道与大明宫、芙蓉园相通。
花萼相辉楼
安史之乱之后,兴庆宫失去了政治活动中心的地位,成为太上皇或太后闲居之所,大多数时间为太后等后宫常驻之地。唐末长安城被毁,兴庆宫便从此被废弃。
唐末,太极宫和大明宫毁于战火。
大明宫遗址
隋唐时期,长安以外的地方也建有行宫,主要要的行宫有隋仁寿宫(唐九成宫)、玉华宫(今铜川玉华镇)、翠微宫(今长安区)、太平宫(太平峪)、仙都宫(今长安区)、福阳宫(今长安区)、甘泉宫(今鄠邑区)、仙游宫(今周至)、文山宫(今周至)、凤凰宫(今周至)、宜寿宫(今周至)、安仁宫(今眉县)、完全宫(今蓝田县)、永安宫(今铜川耀州)、华清宫(今临潼)、凤泉宫(今眉县)、长春宫(今大荔县朝邑)、唐兴德宫(今华阴市)、隋兴德宫(今大荔县)、醴泉宫(今礼泉县)、庆善宫(今武功县)、龙跃宫(今高陵)等。
汉长安城遗址
王权兴衰,朝代更迭,曾经辉煌巍峨的宫阙楼台,如今已经灰飞烟灭,消失在历史中,成为一堆废墟。是非成败转头空,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